迁州
①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治所在临清郡石鼓县(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南部地。北周废。
②北周置,治所在光迁县(今湖北房县)。隋大业初改为房州。
③辽圣宗时置,治所在迁民县(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迁州:“圣宗平大延琳,迁归州民置”,故名。金废。
(1)西魏置,治石鼓县(今四川宣汉县西南)。北周改为临清郡。(2)辽置,治迁民县(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)。辽圣宗平大延琳,迁归州民置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海关等附近一带。金省。
①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治所在临清郡石鼓县(今四川宣汉县西南东林乡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宣汉县南部地。北周废。
②北周置,治所在光迁县(今湖北房县)。隋大业初改为房州。
③辽圣宗时置,治所在迁民县(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)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迁州:“圣宗平大延琳,迁归州民置”,故名。金废。
(1)西魏置,治石鼓县(今四川宣汉县西南)。北周改为临清郡。(2)辽置,治迁民县(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)。辽圣宗平大延琳,迁归州民置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山海关等附近一带。金省。
即今新疆策勒、和田二县境之玉龙喀什河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》:于阗“其河源所出,至于阗分为三:东曰白玉河,西曰绿玉河,又西曰鸟玉河。三河皆有玉而色异,每岁秋水涸,国王捞玉于河,然后国人得捞玉”。
一作团宝寺场。即今湖北利川市东四十里团堡镇。清光绪《利川县志》卷7《坊市》:“县东四十里曰团宝市。”
又名胡店、永兴场。即今四川井研县东北集益乡。清光绪 《井研县志》 卷4: 永兴场 “旧名胡店。创自乾隆五十年,县东北二十里”。
①三国吴置,为高兴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东北。南朝宋为宋康郡治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宋康县。②北魏置,为广化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。隋开皇三年(583)罢郡,县属凤州。仁寿元年(60
即今江苏无锡市东三十六里安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金匮县图:东有安镇。
①在今广东梅州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2梅州:东岩“亦名东安岩。在州之东五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应州》:东岩“在州东。……又西岩在州西七里。中有兰若曰灵境, 依山为宇, 景态万状”。②在今四川资中县东。
又名蛮楼寨。在今安徽阜阳市北颍水北岸三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1颍州汝阴县:“故任城在县北一里。陈将任蛮奴伐齐,于颍水北岸筑城,以围汝阴。”
南朝梁置,治所在梁乐县 (今广东阳山县南)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。南朝梁置,治梁乐县(今广东阳山县南)。属南合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山、怀集等县地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。
五峰石宝长官司的简称。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长乐县:“明为五峰司,隶容美宣抚司,属施州卫。”
隋开皇十年 (590) 置,属合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8雷州遂溪县引 《元和志》: 铁杷县 “以县西铁把水以为名”。大业三年 (607) 属合浦郡。唐武德四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