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城县

通城县

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升通城镇置,属鄂州。治所即今湖北通城县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 废。十七年 (1147) 复置。元属武昌路。明属武昌府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东南部,西、南邻湖南省,东南邻江西省。属咸宁市。面积 1131 平方千米。人口46万。辖9镇、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隽水镇。西汉为下隽县,属长沙国。东汉属长沙郡。三国吴及晋因之。南朝宋属巴陵郡,齐为巴陵郡治。隋省下隽入蒲圻。唐天宝初为唐年县地。元和中为通城镇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升为县。《舆地纪胜》鄂州通城县:“唐天宝元年隶唐年县。县西有市曰锡山,元和二年升为镇,五年更名通城镇。”县因镇为名。元丰八年(1085年)隶岳州。元廞七年(1092年)还属鄂州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年)废为镇,十七年复。元属武昌路。明属武昌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属江汉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—1951年属大冶专区,1952年属孝感专区。1960年并入崇阳县,属武汉市辖。1961年恢复通城县,仍属孝感专区。1965年后属咸宁专区。1970年属咸宁地区,1998年属咸宁市。地处幕阜山北麓低山丘陵,东、西、南三面环山,北面较平坦。隽水、沙堆港、菖蒲港、铁柱港为主要河流。境内溪流密布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有野猪、虎、豹、白颈长尾雉、白鹇、蛇等野生动物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薯类和豆类为主,盛产油茶。矿产有钒、银、瓷土、大理石、花岗石等。工业有陶瓷、电力、机械、轻纺、建材、造纸、食品等。竹木工艺品为地方名产。106国道和南大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天岳关、南虹桥、灵官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级坡

   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清平县:木级坡在“县南五里。两木交生,如阶级然。夷苗恒出没于此,为戍守要地”。

  • 諴州

    五代晋天福七年 (942) 改邕州置,治所在宣化县 (在今广西南宁市南郁江南岸亭子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、武鸣、隆安、大新、崇左、上思、扶绥等县地。南汉复改为邕州。

  • 长沙

    ①邑名。战国楚地,即今湖北长沙市。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复雠、庞、长沙,楚之粟也。”②在今上海市崇明岛西部城桥镇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长沙“旁连十余沙,最为雄壮”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

  • 滁县

    1912年废滁州置,属安徽淮泗道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1982年撤销,改为滁州市。旧县名。1912年由滁州改置,治今安徽省滁州市滁城。1982年撤销,改设滁州市(县级)。

  • 沙窝

    ①即今山东惠民县西南大沙窝。1940年2月,八路军在此以数百人的兵力,突破了日伪军三千多人的合围,而且消灭了三百多敌人,创造了传奇式的平原突围战的奇迹。②在今河南淅川县南老城东。《宋史·孟珙传》:南宋

  • 丹坝长官司

    一作党坝长官司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南党坝乡。《清史稿·岳钟琪传》:乾隆年间,岳钟琪疏言:“党坝为大金川门户。”

  • 宁边县

    金正隆三年(1158)置,为宁边州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改属武州,四年废。古县名。金正隆三年(1158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南下城湾。为宁

  • 旋溪水

    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青弋江上游舒溪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南江 “又东,旋溪水注之。水出陵阳山下,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中水

    亦作中江。即今四川中部沱江。六朝以来有中水之称。《宋书·臧质传》:东晋义熙九年(413),“高祖遣朱龄石统大军伐蜀,命(臧)熹奇兵出中水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即今四川省长江支流沱江下游。《水经注·江水》:

  • 伊犁

    ①指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以后至光绪十年(1884)新疆建省以前伊犁将军的辖区。其时将军驻惠远城,统辖天山南北路各驻防城,即当时的新疆全境。②指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以后伊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