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天山
即今山西石楼县东南石楼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汉永和六年 (141),“使匈奴中郎将张耽、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,击乌桓于通天山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通天山,盖即土军县之石楼山,以其高绝,故曰通天。”
古山名。即今山西省石楼县东南石楼山。因其高绝,故曰通天山。东汉永和六年(141年),使匈奴中郎将张耽、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,击乌桓于通天山,大败之。即此。
即今山西石楼县东南石楼山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汉永和六年 (141),“使匈奴中郎将张耽、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,击乌桓于通天山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 “通天山,盖即土军县之石楼山,以其高绝,故曰通天。”
古山名。即今山西省石楼县东南石楼山。因其高绝,故曰通天山。东汉永和六年(141年),使匈奴中郎将张耽、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到谷城,击乌桓于通天山,大败之。即此。
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南六十里巴克什营镇。清置巴克什行宫。
即今吉林蛟河市东奶子山镇。有吉敦铁路蛟奶支线至此。
北宋置,属汉初县。在今四川武胜县南四十五里清平镇。
即珠穆朗玛峰。1721年版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作朱母郎马阿林。
亦名株树潭镇。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株潭镇。《清一统志·袁州府》: 珠树潭巡司 “在万载县。明初置铁山巡司,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”。在江西省万载县西南部、锦江上游。面积88.6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
又称蔡宗。治所即今西藏拉萨市东蔡公堂。
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3南雄府:仙女岩“在州东北阚天封寺,杉桧郁翳,泉石潺湲。中有二仙象,谓秦时二女于此得道飞仙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“杨历岩”条:“仙女岩在府东北百里。一
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。1913年改为独石县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,治今河北省赤城县北独石口镇。属直隶口北道。为口北三厅之一。主要管理口外官地及察
简称陕西行都司。明洪武十二年 (1379) 置,治所在庄浪卫 (今甘肃永登县)。二十六年 (1393) 移治甘州城 (今甘肃张掖市)。辖境约当今甘肃黄河以南及青海湟水流域。清雍正二年(1724) 废。
在今广东高要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6肇庆府:苍梧水“在高要县东南四十里一百步,源出腐柯山,初成瀑布飞流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苍梧水“一名典水,源出烂柯山,初为瀑布,东流屈曲二十里,入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