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新设治局
1939年由可鲁德令哈地方设置,驻可鲁沟 (今青海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)。1946年撤销,并入乌兰县。
1939年由可鲁德令哈地方设置,治今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。1946年撤销,并入乌兰县。
1939年由可鲁德令哈地方设置,驻可鲁沟 (今青海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)。1946年撤销,并入乌兰县。
1939年由可鲁德令哈地方设置,治今青海省德令哈市西南可鲁沟。1946年撤销,并入乌兰县。
北宋置,属温江县。在今四川温江县西北镇子乡。
唐置,属鄯州。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,东至西宁市六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鄯城县:“西六十里有临蕃城。” 后没于吐蕃。唐置,在今青海省湟中县东南。属鄯州。因靠近吐蕃境而得名。后地入吐蕃。
①一作荔枝洲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部。为五代南汉昌华园故址。风景颇胜。“荔湾渔唱” 为羊城八景之一。②在今四川乐山市北二十里。以盛产荔枝为名。民国 《乐山县志》 卷2: “荔支湾在锦江山麓。所产荔支最佳
一名狗峡。在今湖北秭归县(剪刀峪)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径狗峡西,峡崖龛中石隐起有狗形, 形状具足, 故以狗名峡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4归州: 白狗峡“在秭归县东三十里。据《道经》系七十二福地之
即今湖南株洲县(渌口镇)南六十四里朱亭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:朱亭镇“相传朱子访张南轩于此”。原属湘潭县,清雍正六年(1728)移县丞驻此。
即今湖北房县东四十四里青峰镇。清有把总驻防。(1)在湖北省房县东部。面积306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青峰街,人口 1900。以境内青峰山得名。1949年属青峰区(七区),1958年属青峰
在今广东韶关市西。隋建。俗称五祖寺,然非湖北黄梅之五祖。宋梁靖有《光运寺重建证其照寂大师塔碑记》。
元置,属全州路。即今广西全州县东北黄沙河镇。元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东北黄沙河镇。明改为驿。
即大辟山。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里与临安县交界处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24:“此山清幽,大可洗涤尘心,故名。”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大涤山,“按《晋书·郭文传》,文辞家游名山,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
即福宁殿。北宋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宫殿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17:开宝九年(972)十月,“癸丑,上(太祖赵匡胤)崩于万岁殿”。此即《湘山野录》所谓宋太宗光义为争夺皇位而发生的“烛影斧声”这一千古之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