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海县

通海县

元初置通海千户,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通海县,属宁州,为临安路治。治所即今云南通海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云南卷上: “县北三里有通海湖,县以湖名。” 明、清属临安府。民国初属云南蒙自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6年与河西县合并置杞麓县。1958年复名通海县。


在云南省中部。属玉溪市。面积721平方千米(其中湖面为36.86平方千米)。人口26.7万。辖6镇、3乡(为1蒙古族乡、1彝族乡、1傣族彝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秀山镇。“通海”名始见于唐,因杞麓湖东、岳家营村东有落水洞泄湖水,故名。唐置通海镇,南诏置通海都督府。宋大理改设秀山郡。蒙古宪宗时置通海千户所,隶善阐(今昆明)万户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通海千户为通海县,隶临安路(治今通海县),后隶宁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改临安路为临安府,徙治建水;通海县改属临安府。清因之。1912年设通海县。1914年属蒙自道,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0年属玉溪专区。1956年通海、河西两县合并称杞麓县。1960年改通海县。1970年属玉溪地区,1997年属玉溪市。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烤烟、稻、蚕豆、小麦、玉米为主。有渔业。工业有工艺美术、建材、石棉、电力机具、纺织、民族银制品、中药制品等。大栗园—小羊街、晋思公路过县城。名胜古迹有秀山、圆明寺、里山仙人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利乡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中部或北京市西南部。东汉废。

  • 金江

    即今云南永胜县西南金江街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统部》: 永北厅有知事 “驻金江渡口”。

  • 湘山寺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边。元大德间建护国寺,清咸丰年间毁。光绪十二年 (1906) 重建,改名湘山寺。1980年整修。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以回廊联结左右禅房。殿内塑有大佛和十八罗汉像。寺宇宏伟壮观。

  • 中隋山

    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彭州:中隋山“在大隋山后。又上三十里至光相阁,三月半间,扫去积雪,峰顶下视,葛仙、白鹿、大隋真培��也”。

  • 闰州

    蒙古太祖十五年(1220)改丰闰县置,属燕京路。治所在今河北丰润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北丰润县地。至元二年(1265)废。

  • 谅江府

    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清远县 (今越南北部河北省凤眼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北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
  • 太华山

    ①即今陕西华阴市南十里华山。号为西岳。以西有少华,故曰太华。《禹贡》:“西倾、朱圉、鸟鼠至于太华。”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太华之山,削成而四方,其高五千仞,其广十里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华阴县:“太华

  • 流澌桥镇

    又名流泗桥镇。即今江西湖口县东北三十里流泗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3九江府湖口县: 东北有流澌桥。

  • 青林乡

    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青林乡。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红坪县。

  • 诺苲州

    即诺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