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通海城路

通海城路

唐代安南通天竺道的 一部分。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6: “夷人不解舟船,多取通海城路贾勇步入真、登州林西原,取峰州路行。” 通海城路的路线,《蛮书》 卷1有详细记载。从安南都护府城取峰州路,往西北至古涌步 (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境) 上岸,再经屏边新现、蒙自、建水,渡海河(今杞麓湖)、利水 (今星云湖),经绛县 (今云南江川县)、晋宁驿 (今云南晋宁县晋城镇) 至拓东城(今云南昆明市)。因该路经过通海城 (今云南通海县),故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门河

    ①即阳乐河。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77:龙门河“源出龙门县(今赤城县西南龙关)西二十里娘子山北三里大龙王堂,水从地出数丈即伏至岩树下,汹涌��薄,流数里又

  • 崇善县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羁縻。治所在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六十里新和镇新村岜关山东南二里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,嘉靖十七年 (1538) 移治府郭,即今崇左县治 (太平镇)。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

  • 黑洋山

    又作黑阳山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。系一小丘,明属原武县。明前期黄河多次于此决口。《明史· 河渠志一》 黄河: 洪武二十四年(1391),“河水暴溢,决原武黑洋山”。今已淤于平地。古山名。洋,又作阳。在今

  • 视田

    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北视田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万历中废。

  • 慈丘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江夏县置,属显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东北五十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 “取慈丘山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淮安郡。唐属唐州。五代周废入比阳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江夏县置,“

  • 城阳山

    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4歙县: 城阳山 “在县南。回环孔高,为城郭之襟带。居郡之南,故号为城阳焉。即许宣平得道之所,亦为李白所寻不遇之处。今山上有遗迹存”。

  • 般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。据 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‘在般水之阳。’”故名。东汉属齐国。西晋废。②南朝宋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盘阳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六

  • 青山远地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息烽县西九庄镇。明洪武五年(1372) 改置青山长官司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息烽县西九庄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为青山长官司。

  • 三姓

    一作依兰哈拉。清康熙五十四年(1715)筑城。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清萨英额《吉林外记》卷2:“三姓又名依兰哈拉,国语(满语)依兰,三;哈剌,姓也。乃努叶葛、依克勒、湖西哩三姓赫哲也。”雍正七年(172

  • 化成岩

    在今江西宜春市西北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39袁州府:化成岩“在府城西北五里, 下瞰秀江,旧名化成台。有开花院,唐李德裕读书于此,后人立祠于寺之侧。绝顶有塔,宋郡守王古所立。塔之西峰有亭曰妙高, 为登临胜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