逢义山
在今甘肃镇原县北。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建宁元年 (168) 春,“颎将兵万余人,赍十五日粮,从彭阳直指高平,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”。即此。
在今甘肃镇原县北。《后汉书·段颎传》:建宁元年 (168) 春,“颎将兵万余人,赍十五日粮,从彭阳直指高平,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”。即此。
1914年改宁远县置, 为新疆伊犁道治。治所即今新疆伊宁市。取“伊犁安宁”之意。1930年属伊犁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1952年析置伊宁市。1957年县徙治吉里圩孜镇(今伊宁市东北)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
隋开皇初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七十二里淇阳城。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初分林虑县置,治今河南省林州市南。属岩州。大业初废。
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南马市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。始建于元大德七年,至治二年(1322)落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万寿桥“在府南,跨南台江上,长三百余丈,石梁水门三十有九。元大德七年建。明成化后屡经
一作炭浦。在今浙江绍兴市东。《吴越春秋·勾践归国外传》: 范蠡曰,“吴封地百里于越,东至炭渎”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。相传春秋吴封地百里于越,东至炭渎,即此。
即今安徽宣州市东洪林镇。明嘉靖 《宁国府志》 卷4宣城县: 由阳德门达广德县有洪林铺。清嘉庆 《宁国府志》 卷12宣城县: 洪林桥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①泛指我国西北方之沙漠地区而言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导弱水,至于合黎,余波入于流沙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张掖郡居延县: “居延泽在东北,故以为流沙。”②又称今新疆境内白龙堆沙漠一带为流沙,为中西交通路
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:石耳峰“在德化县西南三十里庐山圆通寺东南。双峰并耸,形如两耳”。
即天津关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八年(1213),“帝至中都,三道兵还,合屯大口”。又《文宗纪》:天历元年(1328),“上都王禅兵袭破居庸关, ……游兵至大口”。皆此。又称天
①南朝梁普通中置,为怀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。西魏废帝二年(552)改为普宁县。②东魏武定七年(549)置,属义塘郡。治所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三十六里城头乡。隋开皇三年(583)移治今赣榆县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