邛水十五洞长官司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并团罗、得民、晓隘、陂带、邛水五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。永乐十二年(1414)属镇远府。清改为邛水长官司。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邛水县置,治今贵州省三穗县。属镇远府。清改为邛水长官司。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并团罗、得民、晓隘、陂带、邛水五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三穗县东长吉乡司前村。永乐十二年(1414)属镇远府。清改为邛水长官司。
明洪武五年(1372年)改邛水县置,治今贵州省三穗县。属镇远府。清改为邛水长官司。
唐置,属庭州。在今新疆阜康市东。《元和志》卷40庭州:沙钵镇“在府西五十里。当碎叶路”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分东胜卫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。次年废。
①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渡头乡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渡头市 “距 (南昌) 城六十里”。②清置,属浏阳县。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里。
清嘉庆十六年 (1811) 改普安州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盘县特区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 改为盘州厅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年)以普安州改置,治今贵州省盘县。直属贵州省。辖有今贵州省盘县和水城
明弘治七年(1494)改思印江长官司置,属思南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民国初属贵州镇远道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86年改设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16:印江县“思
一作桑久拉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二十里。“桑觉”,藏语意为铜勺。“拉”意为山口。原属札布让宗,是自波林通往桑、葱莎、波林三多地区的山口通道。
东汉改枝江县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今湖北枝江县东北。三国魏复为枝江县。
元至元中改师壁宣慰司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。明初废为师壁洞。
1943年1月由托索湖、长石头山一带析置,治所在长石头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)。1946年2月裁撤。1940年由托索湖、长石头山一带析置,治长石头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)。1946年裁撤。
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南六十六里辛章村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霸州图:东南有辛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