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郧县

郧县

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置,属均州。治所即今湖北郧县。同治 《郧阳县志》 卷1: “今郧县为汉郧乡,隶郧阳府,其得名则由郧关。” 明成化十二年(1476) 为郧阳府治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西北部、汉水上游,东北邻河南省,北邻陕西省。属十堰市。面积3862平方千米。人口61万。辖15镇、3乡、农林场各1个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晋太康五年(284年)置郧乡县,属魏兴郡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称郧县,属均州。清同治《郧阳县志》:“今郧县为汉郧乡,隶郧阳府,其得名则由郧关。”明、清属郧阳府。1914年属襄阳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。1950年划回湖北省,属郧阳专区。1952年属襄阳专区,1965年复属郧阳专区。1967年划出黄龙、十堰两区设十堰办事处。1970年属郧阳地区,1994年属十堰市。地处鄂西北山区,南、北部多在海拔800米以上,中部汉水谷地。最高峰㟍山海拔1825米。北有滔河向东入丹江,西南有堵河向北注入汉水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蔬菜、水果,特产白羽乌鸡、茶叶等和全蝎、黄姜、丹参、柏子仁、天麻等中药材。鲍沟稻米著名。矿产有沙金、绿松石、石棉、煤等。有机械、建材、造纸、卷烟、食品、采矿,绿松石工艺品等厂。襄渝铁路、老白公路经境,209国道和郧漫、郧丹公路在城关交会。丹江通航。古迹有梅铺古猿人遗址、伍子胥堰等,建有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泥路

    又作斡尼路、禾泥路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 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思陀部 (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红河、元阳、金平等县及建水县南部地。曾一度废入元江路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

  • 洪洋山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6开州: 洪洋山 “山秀丽而隆峻。《志》 云: 澶渊旧在其下。今山南有浮翠桥,即澶水所经也”。

  • 中大河

    ①在今浙江宁波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定海县:中大河在“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慈溪之丈亭渡,由夹田桥过茅洲、化纸二闸,直达城西,亘五十里。昔时贯串城中,由城东入海,永乐以后由城西南新闸入浃口江”。②在今浙江

  • 干海子

    ①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北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。②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安顺府:干海子在“(宁谷长官)司东南四十里。水泛成湖,波面甚阔。《志》云,云南值旱,此水必泛溢,境内常丰;云南雨潦,此

  • 会宁府路

    金正隆二年(1157)改上京路置,治所在会宁府(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中下游, 乌苏里江、松花江、嫩江流域和大兴安岭一带。大定十三年(1173)复名上京路。金正隆二年(1157年)改

  • 富国盐井

   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郪县有 “富国盐井”。唐代为富国镇新井盐场。宋置富国监主盐务。

  • 域谷水

    即今山西永和县西仙芝河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域谷水东启荒原,西历长溪,西南入于河。”

  • 鉏任

    春秋许地。在今河南许昌县境。《左传》:成公四年 (前587),“郑伯伐许,取鉏任、泠敦之田”。

  • 贾家场

   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北贾家镇。民国 《简阳县志》 卷2: 贾家场,“ 《采访册》 按: 乾隆、咸丰两志并作在州北,距城五十里。创建 (于) 清康熙五十八年”。

  • 李错

    又作里错、利错。在今西藏南部,门隅地区达旺七十里处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为门隅地区三十二错、定(错、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)之一。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