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隆寺
即广慧寺。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。明建。《清代七百名人传 · 年羹尧传》:雍正二年 (1724),讨罗卜藏丹津,“时西宁东北郭隆寺喇嘛应贼,羹尧令 (岳) 钟琪等袭斩六千余,毁其寺”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 毁于兵火。四年重修,赐名佑宁寺。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又改为广慧寺。
即广慧寺。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。明建。《清代七百名人传 · 年羹尧传》:雍正二年 (1724),讨罗卜藏丹津,“时西宁东北郭隆寺喇嘛应贼,羹尧令 (岳) 钟琪等袭斩六千余,毁其寺”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 毁于兵火。四年重修,赐名佑宁寺。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又改为广慧寺。
即今山东安丘县西南石埠子镇。西汉置灵门县于此。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埠子村,人口 6000。因地处四周平坦,惟村北有一岩石裸露的小埠,故取名石埠子。1949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昌邑乡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 西汉景帝三年 (前154) 吴楚七国反,吴攻梁,周亚夫 “引兵东北走昌邑,深壁而守…… (吴兵) 乃引而去,大尉出精兵追击,
1949年6月解放后改龙驹寨设治局置,治龙驹寨(今陕西丹凤县)。因位于丹江之滨、凤凰山下而得名。在陕西省东南部,东北与河南省接壤。属商洛市。面积2438平方千米。人口29.7万。辖11镇、10乡。县人
唐置,属羁縻归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。北宋庆历三年 (1043) 废。古县名。唐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思里堡西。属思顺州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废。
从吉林洮安 (今白城市) 至大赉 (今大安市)。长119公里。伪满于1935年建成。今为长白线西段。
在今江西玉山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广信府玉山县: 柳都砦 “县东南惠安乡。有巡司”。
应为母猪洞。又名牟珠洞、凭虚洞。在今贵州贵定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新添卫: 猪母洞,“(明) 天启初,安邦彦围贵阳,抚臣王三善自平越赴援,至猪母洞,明日次新添”。即此。
①总督名。明景泰三年(1452)置,成化元年(1465)兼广东、广西巡抚,驻梧州府(治今广西梧州市)。嘉靖四十五年(1566)总督只兼巡广西,驻肇庆府(治今广东肇庆市)。隆庆三年(1569)又置广西巡
①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八十里南岳镇。《宋史·向士璧传》: 南宋开庆元年 (1259),蒙古兀良哈䚟围潭州, “士璧极力守御, 闻后队且至,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之,以易正大监其军,遇于南岳市,
清顺治五年(1648)置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札萨克驻图儿山南(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罕山南)。1934年与扎鲁特左翼旗合并为扎鲁特旗。古旧旗名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以扎鲁特部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扎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