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:牛羊箐“在司南。有酋长守其地”。
或作上关。即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上观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东方县治此。
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。明万历六年(1578)南阳白莲教袭据平氏店,即此。即今河南省桐柏县西北平氏。明属桐柏县。万历六年(1578年)南阳白莲教众曾袭据此地。
北宋置,属龙水县 (后改宜山县,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)。熙宁八年 (1075) 并入龙水县。
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)置,治所在徐闻县(今广东徐闻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、开平以西南,广西容县、玉林、横县以南地区。东汉移治合浦县(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)。三国吴黄武七年(228)改为珠官郡,孙
又名常葛镇。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二十五里常郭乡。清于此设阜民盐场。
北周置,属窟胡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北。隋开皇初改修化县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山西省中阳县西北。为窟胡郡治。隋开皇初改名修化县。
即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朝天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泉州府安溪县 “翠屏山” 条下: “又西北六十余里有朝天山,以势若插天而名。上有天宁岩。”
即占婆补罗的省译。“补罗”是梵语“城”的意思。
在今陕西镇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镇安县:五谷关“唐置关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