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宁县
①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88泸州: “南至土纳州都宁县三百二十里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758) 属纳州。后废。
②唐置,属羁縻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南。属泸州。后废。
①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88泸州: “南至土纳州都宁县三百二十里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758) 属纳州。后废。
②唐置,属羁縻连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叙永县西南。属泸州。后废。
①又名郁孤台。在今江西赣州市西北隅的天螺岭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赣县: 贺兰山 “在州西北隅。本名文壁山,即郁孤台是也”。②古称卑移山。又名阿拉善山。在今宁夏西北部,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。南北走
在今陕西武功县西北旧县城西北隅。俗称武功塔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》:报本寺“在武功县(旧治)西北一里。《长安志》:亦为神尧宅。大中二年改为寺”。塔亦为唐宋时建筑。1987年加固塔基时,发现地宫,出土了金棺
1930年析西宁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威远镇(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)。1954年改为互助县土族自治区, 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。旧县名。1931年析西宁县置。治今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成远镇。19
北宋置,属龙游县。即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里湖镇。古镇名。即今浙江省龙游县东湖镇。北宋置,属龙游县。明、清称湖镇,置有巡检司。
一名牛戍驿。在今河南夏邑县西北二十二里。民国初置县佐于此。
窑址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四十四里。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。
古山名。《山海经·海内南经》:“三天子鄣山,在闽西(海)北,一曰在海中。”盖出自古越人神话传说,义为在三天子都东面的屏障。约指北起今苏皖浙间的丘陵地带,南迄天目山南端今皖浙间新安江东岸山区。主峰在今安
①在今湖北随州市西。《水经·溳水注》:均水“出大洪山,东北流径土山北,又东北流入于溳水”。②上源曰淅水,出河南卢氏县,南流经西峡县西,至淅川县南与丹水合流为均水,至湖北丹江口市入汉。《水经·均水注》:
在今广东东莞市虎门镇东南南涌口村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73兵防:东莞县有“左哨头司把总一员,分防大涌口汛”。
辽世宗时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显理县: “本显理府人,太祖伐渤海,俘其王大諲譔,迁民于此。” 故名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世宗时置,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。金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