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都溪水

都溪水

即今舂水下游。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,西流至道县入营水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都溪水 “出舂陵县北二十里仰山,南径其县西……又南径新宁县东,溪水又西径县南,左与五溪俱会。县有五山,山有一溪,五水会于县门,故曰都溪也。都溪水自县又西北流径泠道县北,与泠溪合……又西北入于营水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槐芽镇

    即今陕西眉县东南槐芽镇。清 《郿县志》卷4: 槐芽镇在 “县东三十里”。在陕西省眉县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槐芽街,人口5830。镇以驻地名。相传,宋代此地严冬槐林萌芽,建村

  • 南笼县

    1913年改兴义府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安龙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31年改名安龙县。旧县名。本兴义府直辖地方,1913年裁府改县并改名南笼,治今贵州省安龙县驻地新安镇。1931年因“原

  • 白泖浦

    又名白茅浦、白茆浦。在今江苏常熟市东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“乾道初,平江守臣沈度、两浙漕臣陈弥作言:‘疏浚昆山、常熟界白茆等十浦,约用三百万余工。其所开港浦,并通彻大海。’”元、明时屡经浚治,清康熙二

  • 埠子集

    即今江苏宿迁市南埠子乡。路通安徽泗县。清同治 《宿迁县志》 卷13: 埠子集 “在治西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闽中郡

    战国秦王政二十五年 (前222) 置。治所在东冶县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福建全省和浙江省宁海县及其以南灵江、瓯江、飞云江流域。秦末废。战国秦王政二十五年(前222年)置。治东冶县(今福建福州市

  • 吴山庙

    即今安徽长丰县西南吴山镇。清乾隆《寿州志》卷1:吴山庙“离城一百三十里”。

  • 雁门道

    1914年由北路道改置,属山西省。治代县 (今山西代县)。1916年移治大同县 (今山西大同市)。辖境约当今山西保德、五寨、宁武、静乐、娄烦、忻州、定襄、五台以北地区。1928年废。1914年6月由北

  • 鄞江桥街

    旧名小溪。即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鄞江桥街 “距城五十五里”。

  • 诗亭

    古诗国。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平国亢父县: “诗亭,故诗国。”

  • 杉市

    在今江西修水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南昌府二》:杉市“在义宁州西一百里杉木寨。明洪武八年置巡司,弘治十七年移置州西崇乡,今裁”。在今江西省修水县西。明属义宁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