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鄄城县

鄄城县

秦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镇。汉属济阴郡。三国魏属东郡。西晋属濮阳国。北魏为濮阳郡治。隋属东平郡。唐、宋为濮州治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废入濮州。1931年析濮阳县黄河以东地复置,属山东省。徙治王堌堆,即今鄄城县治。


在山东省西南部,与河南省相邻。属菏泽市。面积1041平方千米。人口78.4万。辖8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鄄城镇。春秋卫鄄(甄)邑,《春秋》庄公十四年(前680年):“冬,单伯会齐侯、宋公、卫侯、郑伯于鄄。”即此。秦置甄城县,治今县北旧城。西汉改为鄄城县,属济阴郡。三国属东郡。晋属濮阳国。北魏属濮阳郡。北周鄄城县为濮阳郡治。隋属东平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濮州,治鄄城县。北宋因之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废鄄城县入濮州,景泰三年(1452年)以河患,迁濮州于王村,即今河南范县西南濮城。清属曹州府。1912年濮州改濮县。1914年属东临道,1925年属曹濮道,1928年直属省。1931年分濮县黄河以南地区复置鄄城县,治今县址。1940年建立鄄城县抗日民主政府,属郓西专区。后几经更改,于1944年建冀鲁豫行政区八专区,鄄城属之。1949年属平原省菏泽专区,1952年划归山东省。1958年属济宁专区。1959年属菏泽专区(1967年改地区)。2000年菏泽地区撤销,属菏泽市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北面濒临黄河,境内还有箕山河、临濮沙河、鄄郓河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为主。特产青山羊、大黄牛、中药材。矿产有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炭等,是中原油田的组成部分。工业有食品酿造、纺织、有机化工、医药等厂。京九铁路穿越县境东南部。临商、鄄郓、滨郑、鄄兖等公路穿越县境。战国时期著名的“城濮之战”即发生在此。曹魏黄初三年曹植曾任鄄城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朱崖洲

    即今海南省海南岛。《太平御览》卷69引王隐《晋书》曰:“朱崖在大海中。遥望朱崖洲大如菌,举帆一日一夜至洲。周匝二千里,径度七八百里,可十万家。”《水经·温水注》 引王氏《交广春秋》曰:“清朗无风之日,

  • 峰高场

    即今重庆市荣昌县东峰高镇。明正德 《四川志》 卷13: 荣昌县有峰高铺。清光绪 《荣昌县志》卷2: 峰高场 “距城三十里,至石盘铺十五里,交永川界”。

  • 眭城渡

   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十里,路通咸阳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7泾阳县: 泾水渡有 “眭城渡”。

  • 棘梁山

    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六里司里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3东平州: 棘梁山 “顶有崖,东西判为二,其上架石为桥,可通往来,名曰天桥”。在山东省东平县西部。宋以来历代在此设巡检司,又名司里山。海拔105米。

  • 南冈镇

    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南南岗乡。清嘉庆《海州直隶州志》 卷14: 南冈镇在 “大伊西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在今哈萨克斯坦楚河沿岸地区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吹“在伊犁西北。自图斯池西北二百里至萨勒齐图,又西北行五百余里,统名曰吹。其地水草丰饶宜游牧。其东北为伊尔该图鄂拉,又北逾山,接左哈萨克界”。清朝巡边必

  • 泞泉

    在今江西宜春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7袁州府: 泞泉 “在府城北三十里。溉田万余亩”。

  • 蚌湖墟

    即今广东广州市北郊蚌湖镇。明万历 《广东通志》 卷16: 番禺县有 “蚌湖墟”。

  • 铁岭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铁岭城 (今辽宁沈阳市东南奉集堡)。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移今辽宁铁岭市。清康熙三年(1644) 降为铁岭县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

  • 巴彦鲁克卡伦

    又作巴延珠尔克卡伦。清雍正五年(1727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