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鄱阳湖

鄱阳湖

古称彭蠡泽、彭泽。在今江西北部,跨南昌、进贤、余干、波阳、都昌、星子、德安、永修诸县,为赣江、修水、鄱江、信江等河的总汇。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3饶州: 鄱阳湖 “湖中有鄱阳山,故名鄱阳湖。其湖绵亘数百里,亦名彭蠡湖”。自西汉以后,江北彭蠡泽逐渐向南扩展,形成今日之鄱阳湖。


古称彭蠡泽、彭泽、官亭湖。在江西省北部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湖中有鄱阳山,故名鄱阳湖。”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鄱阳湖“自隋以前,概谓之彭蠡,炀帝时,以鄱阳山所接,兼有鄱阳之称。”由古代地跨长江两岸的彭蠡泽解体后,演化、变迁而成。中国最大的淡水湖。面积2933平方千米,湖面海拔21.7米,最大水深29.19米,蓄水量149.6亿立方米。汇赣江、抚河、信江、修水、鄱江五河来水。洪枯水位时,湖面面积相差很大。呈现“洪水一片,枯水一线”的特殊地理景观。是长江中游重要蓄洪场所。湖内岛屿41个,面积103平方千米,其中最大的莲湖山岛面积41.6平方千米。对鄱阳湖水系有蓄洪、滞洪作用,并富灌溉、航运之利。湖面开阔,沼泽湿地发育,鱼类、鸟类(280余种)资源十分丰富,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盛产鱼、虾、莲、芦苇等。湖滨有著名的庐山,为避暑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昌邑县

    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昌邑乡。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: 西汉景帝三年 (前154) 吴楚七国反,吴攻梁,周亚夫 “引兵东北走昌邑,深壁而守…… (吴兵) 乃引而去,大尉出精兵追击,

  • 蒲哩噜

    即今菲律宾之波利略岛。见南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 “麻逸国” 条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“三岛” 条作蒲里咾。

  • 槎陂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武陵县: “东北三十五里有槎陂,亦 (崔) 嗣业所修以溉田,后废。大历五年,刺史韦夏卿复治槎陂,溉田千余顷。十三年以堰坏遂废。”

  • 汶上县

    金泰和八年(1208)改汶阳县置,属东平府。治所即今山东汶上县。元属东平路。明属兖州府东平州。清属兖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。1925年属兖济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在山东省西南部。属济宁市。面积8

  • 乌程县

    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下菰城。《寰宇记》卷94引《郡国志》云:“古乌程氏居此,能酿酒,故以名县。”东汉属吴郡。三国吴为吴兴郡治。东晋义熙元年(405)移治今湖州市城区。隋仁寿二年(

  • 陡松岭

   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盖州卫: 陡松岭 “在城南百里。又南十里为猫儿岭”。

  • 来远城

    辽置,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东北鸭渌江中黔定岛上。《辽史·圣宗本纪四》:统和九年(991)二月,“建威寇、振化、来远三城,屯戍卒”。即此。辽统和九年(991年)建。在今辽宁省丹东市东北鸭绿江中黔定岛

  • 骊邑县

    秦始皇十六年 (前231) 骊邑。汉高帝七年 (前200) 改县,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十四里。十年 (前197) 改名新丰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阴盘城。秦属内史。西汉属京兆尹。

  • 祝公桥

    即今江西铅山县南祝公桥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铅山县: 祝公桥 “在县西南十五里。《闻见录》,自祝公桥三十里至葫芦岩,又三十里即崇安之桐木关,为入闽之间道”。

  • 伊犁将军

    清乾隆二十七年(1762)置,治所在惠远城(今新疆霍城县南三十里,伊犁河北)。《清一统志·新疆统部》:总统伊犁等处将军“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调遣事务”。辖境相当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