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庞河
在今甘肃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洮州卫: 野庞河 “在卫西。源出西倾山,经西番东境,北流五百余里,入黄河”。
在今甘肃西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0洮州卫: 野庞河 “在卫西。源出西倾山,经西番东境,北流五百余里,入黄河”。
清置,属靖远营。在今四川喜德县东。有外委驻防。
在辽南京 (今北京市) 城内子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。位居大城的中心偏南,皇城内宫城居中偏东。宫城之前、皇城南门之内,左有太庙、右有金廷中央政府及地方衙署。皇城有四门: 南为宣阳门,东为宣华门,西为玉华门
①汉高帝改黔中郡置,治所在义陵县 (今湖南溆浦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,贵州东部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,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,湖北鹤峰、来凤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等地。东汉移
(徵) 等处长官司 元置,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北养龙司乡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置养龙坑长官司。
在今云南昌宁县西南湾甸傣族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“《志》云,府境旧有顺宁观音、水井、牛街、锡铅、右甸、枯河六驿,皆土驿丞司之。”
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盆允县置,为封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据民国吕式斌 《今县释名》: “本汉四会县地,故名新会。” 十一年(591) 改为允州治,大业初属南海郡。唐初为冈州治,贞观十三年
即今河北沧县北十八里姚家屯乡。清乾隆《沧州志》 卷1村庄: 北路禇官屯铺有姚官屯村。
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3桂林府:千秋峰“在灵川县东北。独立耸秀,俗呼为文笔峰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:千秋峰“下有峡,通大江,亦曰千秋峡。《志》云:千秋峡丛山列拥,亦名笔峡”。
亦作奇克勒卡伦。清光绪末置,属瑷珲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 (奇克特)。后废。
在今浙江绍兴市境。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独山大冢者,句践自治以为冢,徙琅邪,冢不成。去县九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