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里麻里
亦作阿里麻里。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。《元史· 世祖纪》: 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,三月“丁已,皇子北平王南木合至自北边。王以至元八年建幕庭于和林北野里麻里之地,留七年,至是始归”。
亦作阿里麻里。在今新疆霍城县西北。《元史· 世祖纪》: 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,三月“丁已,皇子北平王南木合至自北边。王以至元八年建幕庭于和林北野里麻里之地,留七年,至是始归”。
即西汉博乡侯国,王莽改为杨陆。故址在今安徽六安市西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綝传》: “綝大发卒出屯镬里,复遣 (朱) 异帅将军丁奉、黎斐等五万人攻魏,留辎重于都陆。” 胡三省 《通鉴》 注以为“都陆即杨陆
在今湖北远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远安县:甘霖洞在“县北二十五里。岩穴深邃,有泉南流为石洋河,东入沮水”。
战国秦长安君封邑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西汉于此置长安县。集镇名。在海南省澄迈县东部。属金江镇。人口1850。为原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清乾隆建圩,原名永安市,道光年间改今名。农产稻、蔬菜、甘薯、花生、咖
一名寡孤山。在今四川沐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沐川长官司: 青孤山在 “司东十里。山多林木,望之郁然,突出群山之上”。《清一统志·叙州府一》: 青孤山 “在屏山县西北沐川长官司东三里。其山孤立秀出
在今山西临猗县南王寮村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“(猗氏)县南对泽,即猗顿之故居也。”
在今湖南攸县东六十里。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5引《旧志》: “汉、晋间有葛、苏二仙,跨紫麟入山。旧名麒麟峰,亦名紫麟峰。宋赵永言《紫麟峰》 诗: 千仞奇峰薄上清,葛洪于此尚留名。”
①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常德府》: 桃花溪 “在桃源县西南二十五里。源出桃花山,北流入沅”。②即今四川长寿县北之桃花溪,为长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长寿县: 桃花溪 “在县治东,上有桃花
在今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。唐贞元十五年 (799) 始建,原名无垢净光塔。唐末毁。五代闽永隆三年 (941) 闽王王延曦在遗址上重建,改今名。俗称乌塔。现存塔为七层,八角形,高35米。用花岗石砌造。
在今河北巨鹿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巨鹿县: 柴城 “在县东三十里。五代周显德中所筑。《志》 云: 世宗父柴守礼本尧山人,尝徙于此,筑城以居,因名。今城址犹存”。
在今云南晋宁县 (昆阳镇) 东北二十四里,滇池东岸下梁王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114晋宁州: 忽纳寨 “在州 (治今晋城镇) 西。明初瓦尔密闬曲靖,破走入晋宁州忽纳寨,赴滇池死,即此寨也”。在今云南省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