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城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。北魏石城县、西魏化隆县、唐廓州及广威县等曾治于此。清光绪 《西宁府续志》 卷1: 金刚城 “在青库尔东,距厅城六十里,即廓州之旧治也”。
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。北魏石城县、西魏化隆县、唐廓州及广威县等曾治于此。清光绪 《西宁府续志》 卷1: 金刚城 “在青库尔东,距厅城六十里,即廓州之旧治也”。
亦作富场。南宋置,属东莞县。在今香港九龙东部。一说在今广东深圳市西。文天祥 《文山集》 卷21: 南宋祥兴元年 (1278),“正月二日,张元帅下海,置予舟中,初六日发潮阳,初八日过官富场,十三日至厓
《尚书·立政》:“三亳。”郑玄注以为其一为东亳。在今河南荥阳市汜水乡西北。清魏源则以为在今河南商丘县。但近代学者多不采用三亳中有东亳之说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。清魏源认为在今河南省商丘市。东汉郑
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。明田汝成 《西湖游览志》 卷10: “宋高宗初至杭时,以其地丰厚,欲都之; 后得凤凰山,乃云 ‘西溪且留下’,后人遂以为名。”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3
在今广西玉林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郁林州:张道岩在“州东二十五里。有石门,通人行”。
又作金冬谿、金栋谿。治所即今西藏朗县东金东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15 《部落》 中有金东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金东谿。1960年并入朗县。“金东”,藏语意为一千种饮料 (琼浆)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。在今
①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。为道教名山胜地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武当山一曰太和山,亦曰和山, 山形特秀, 异于众岳, 峰首状博山香炉,亭亭远出,药食延年者萃焉。晋咸和中,历阳谢允舍
北宋崇宁二年(1103)置,属融州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。
即今山东莱阳市东南穴坊镇。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五龙县治此。
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二十五里庐山。《水经·庐江水注》:“山东有石镜,照水之所出。有一圆石,悬崖明净,照见人形,晨光初散,则延曜入石,毫细必察,故名石镜焉。”
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南防风山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, 防风氏后至, 禹杀而戮之。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