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门千户所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永宁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。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 废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福建省金门县东南金门旧城。属永宁卫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)废。《明通鉴》:清顺治七年秋八月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,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永宁卫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西南金门旧城。清顺治十四年 (1657) 废。《明通鉴》 附编: 清顺治七年 (1650)秋八月,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福建省金门县东南金门旧城。属永宁卫。清顺治十四年(1657年)废。《明通鉴》:清顺治七年秋八月“明郑成功取厦门、金门”,即此。
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置,属靖州。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五十七里若水镇。明置若水巡司,属会同县。
即今江西贵溪县西石鼓渡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“江浒山镇”条下:又“(贵溪县金沙埠)西十里曰石鼓……俱为水陆要冲, 今皆有兵戍守”。
一名平里市。即今湖北广水市西南六十里平林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清乾隆十八年(1753)设,属蒙古科布多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四十里三岔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龙门卫:三岔口堡“东北抵赤城,南通雕鹗,西达卫城,为行旅三岐之路,因名。本民堡,嘉靖二十八年始议筑城,置戍”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管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娄烦县北三十里六度村。六年(623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山西省静乐县南。属管州。六年废入静乐县。
即今广东顺德市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广州府顺德县:“景泰三年,以南海县大良堡置。”在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。明景泰三年(1452年)置顺德县治此。
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,属美诺厅。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坂村。四十四年(1779)废入抚边屯。设千总驻防。
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南小南头乡。1949年5月解放后,大同县曾迁治于此。
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年1月) 置,属海伦厅。治所在柞树冈 (今黑龙江省青冈县)。民国林传甲 《黑龙江乡土志》: 青冈县 “旧名柞树冈,柞号青冈柳,因以得名”。1912年改隶黑龙江省龙江道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