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鉴 (鑑) 湖

鉴 (鑑) 湖

①即镜湖。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四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绍兴府: 镜湖 “又曰鉴湖、照湖”。东汉时周三百余里。唐以后逐渐淤浅缩小。唐杜甫 《壮游》 诗有 “越女天下白,鉴湖五月凉” 句。清末秋瑾自号 “鉴湖女侠”。

②今浙江绍兴市之别称。以境内有鉴湖,故名。清末绍兴革命党人秋瑾自称 “鉴湖女侠”。

③在今福建永泰县东,下游注入大樟溪。明王应山 《闽都记》 卷28永福县: 鉴湖 “在县东北,又名冲湾潭,其深叵测,邑人崇德令黄泰少与群儿戏习水,俄顷,风雨大至,有龙露 一爪及泰肩,泰以为瑞匣置之”。

④在今江西吉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吉水县: 鉴湖在 “县东二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鉴湖 “其水自县西东流,索回如带,澄澈可鉴”。

⑤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卷71: “乌鲁木齐河流经红山下,东引为小沼,即鉴湖也。波光澄碧,荇藻交潆,垂柳覆堤,游鱼喋沫,致足佳趣。” 俗于旧历六月六日争相游览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岳岭口

    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唐县: “西北有大茂山,即恒岳也,东麓有岳岭口巡检司。”

  • 打洛

    明为景洛。即今云南勐海西南打洛镇。清设土便委。

  • 栾氏县

    唐天祐二年 (905) 改栾城县置,属镇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栾城县西二里。五代唐复为栾城县。古县名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)改栾城县置,治今河北省栾城县西。旋复旧名。

  • 壬水

    即今陕西紫阳,四川城口、万源等县市境之任河。《元丰九城志》卷1:金州石泉县有壬水。

  • 仙门山

    亦名金盘山。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大竹县:东北“金盘山亦名仙门山。仙门水自月城山发源……西南流入邻水”。

  • 龙且城

    ①亦作龙沮城。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。《元和志》卷11朐山县:“龙且故城在县南六十里。”②在今山东无棣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海丰县“广武城”条下:“县北二十里有龙且城。其地高耸,形势屹然。”

  • 叱略州

    唐置,属桑乾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南部及河北省西北境。唐羁縻州。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以突厥部置,属桑干都督府。确址不详。后侨治夏州朔方县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界。

  • 新安平县

    西汉置,属辽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滦县西北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滦县西北。属辽西郡。东汉省。

  •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汉西门堂子街74号内。此地为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属官衙署。共五进: 正中大厅,后面是三厅和后檐房,右边是花厅,厅之间是天井。在大厅和二进的墙壁和板壁上有太平天国壁画十八幅。大厅八幅壁画皆水

  • 岣嵝峰

    在今湖南衡阳、衡山二县交界处。为衡山主峰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》 郭璞注,谓衡山 “南岳也,俗谓之岣嵝山”。故衡山亦兼岣嵝山之名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24衡州: 岣嵝峰 “在衡阳北。《湘水记》:衡山南有一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