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仓千户所
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,属昌国卫。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北三十四里钱仓村。清改钱仓寨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北钱仓村,属宁波府。清废。
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,属昌国卫。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北三十四里钱仓村。清改钱仓寨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北钱仓村,属宁波府。清废。
北宋置,属虹县。在今安徽泗县北。
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南与平水合,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, ……其水东径狐谷亭北, ……又东径平阳城南,东入汾。”②平阳府(今山西临汾市)的别称。以城西汾水支流平水而得名。金、元时置
在今云南澄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澂江府》: 弥勒石溪 “在河阳县北。源出罗藏山西麓,合众涧流为溪,出弥勒石口,会于锦溪,溉田甚多”。
又作乌惹、乌舍。辽属国,中心在兀惹城(今黑龙江省通河县附近)。分布地相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下游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一带。金称乌底改,元谓吾者野人。
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(呷窝)。1958年于此置瓦岗县。1960年撤销。集镇名。在河南省汤阴县南部。瓦岗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400。因村在火龙岗中段,且周围多瓦片,得名瓦子岗。1949年后简称瓦岗
唐贞元十年 (794) 后南诏改宁北节度置。治所在剑川城 (今云南剑川县南十四里下登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剑川州 “剑川湖” 条下: “剑川在州南十五里,即剑湖之尾,曲流三折,形如川字。”康熙 《
在今广东台山市南上川岛、乌猪岛以东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一》:海,“《旧志》:新宁县西南二百里为寨门海。……又东至上川山右,曰小金门海……又至上川山左, 曰大金门海,迤北为铜鼓海”。即今广东省台山市南海
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。原名空王灵溪寺。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,至此回銮。后僖宗赐名“回銮寺”。五代时遭兵火,北宋建隆三年(962)重建,敕名兴国寺。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。大殿
①秦始皇二年 (前245) 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尉氏县。西汉属陈留郡。西晋属陈留国。西晋末属陈留郡。北魏兴安元年 (452) 废。太安三年 (457) 复置。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改属开封郡
唐显庆五年(660)置,属琼州。治所在黎黑村(又称南管村,即今海南省琼海市东北烟塘镇福石岭管区泗村)。乾封后废。贞元五年(789)复置,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迁治调濑村(在今琼海市东福田镇凤头管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