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旧薄骨律镇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北周置回乐县,为州治。《元和志》卷4灵州:“以州在河渚之中,随水上下,未尝陷没,故号‘灵州’。”隋大业三年(607)改置灵武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
即葛林河。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格林河。《明太宗实录》 卷61: 永乐七年 (1409) 正月乙丑,“赐割林河、奴儿干等处来归野人万户头目宴”。
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二十六里龙街乡。宋大理时为步雄部驻地。彝语 “碌” 为石头,“云” 为龙,“异” 为水,该地在湖边有石如龙,故名。
清置,属昆山县。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四十里。
位于四川、陕西边界地区。1928年,共产党领导川东、川北农民起义,组织革命武装,开展游击战争。1932年12月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鄂豫皖区进入四川,与当地革命武装会合,攻下通江、南江、巴中,开辟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遗址公园内。清《日下尊闻录》卷5:“圆明园水木明瑟之北稍西为文源阁,与文华殿后之文渊、避暑山庄之文津阁,皆以贮四库全书。”清咸丰十年(1860),为英法联军所焚毁。
即今四川江津市南李市镇。清光绪《江津县志》卷2:李市场“距城九十里。烟火千余家,陆市此为第一”。
藏语的音译,亦作甘,康。大体上当今四川、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。
1913年改昌都府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。后属西康省。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。在西藏自治区东部、横断山区,北接青海省。属昌都地区。面积1.1万平方千米。人口8.9万。辖3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
即今山西壶关县治。唐贞观十七年(643)壶关县自高望堡(今县西七里)徙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