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晋书·慕容儁载记》: 儁 “宴群臣于蒲地,酒酣,赋诗,因读经史,语及周太子晋,潸然流涕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八年 (383) 肥水之战后慕容垂谋复燕,“遣田山如邺密告慕容农
一名乱岭关。明置,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北乱岭关村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乱岭口关“在浑源州东四十里恒山左胁,路通广灵县。明洪武七年设巡司,后裁”。
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 “朗洞铺” 条: “蜡鹅铺” 等皆有兵戍守。
即今河北隆尧县东南十六里莲子镇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5隆平县图: 东南有莲子村。
在今云南宣威市西北,牛栏江东岸。唐代称竹子岭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1:“过鲁望第七程至竹子岭。岭东有暴蛮部落,岭西有卢鹿蛮部落。第六程至生蛮磨弥殿部落。此等部落, 皆东爨乌蛮也。”
又名安济桥、大石桥。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。隋开皇年间,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,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。桥长64.4米。桥拱肩敞开,在大桥的拱肩上,各建两个小拱,桥身构思精巧,既减轻重量,又利于排
元大德八年(1304)降庄浪路为州,属凤翔路。治所即今甘肃庄浪县西北南湖镇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庄浪县北部地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属凤翔府,八年(1375)降为庄浪县。元大德八年(1304年)降庄浪路为州
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清溪镇。明置青川守御千户所于此。清设平武县丞。民国改设县佐。1941年于此设青川县。1951年青川县迁今治乔庄镇。
在今湖北京山县南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溾水 “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,东流径新阳县南,……又东南,流注宵城县南大湖,又南入于沔水”。
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9修武县 “吴泽陂” 条下: 宣王陂,“孔子欲北之赵,尝至此。后人以孔子追封文宣王而名。流合于吴泽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