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即今云南弥勒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弥勒州: “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、巴甸、部笼而居之,故名其部曰弥勒。”宋大理属石城郡。元改弥勒州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弥勒县。元至元十二年
蒙古宪宗六年(1256)置仁地万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仁德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五里雨布村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仁德府:“至四世孙,因其祖名新丁, 以为部号,语讹为仁地
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 说: 冀 “广开园囿,采土筑山,十里九坂,以象二崤。深林绝涧,有若自然。奇禽驯兽,飞走其间。” 《水经·谷水注》 载: “谷水自阊阖门而南,径土山东。
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六十里长江南岸蔺市镇。《宋史·理宗纪》: 南宋开庆元年 (1259),蒙哥攻合州,命纽璘锁长江,以绝吴、蜀之路,“造浮梁于涪州之蔺市”。在今重庆市涪陵区西蔺市镇。南宋开庆元年(1259
一名金门港、金牌门。明嘉靖间置,以备倭,属闽县。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琅岐岛上。清康熙时修葺并建炮台,与对岸长门 (今属连江县) 皆为闽江口要塞。又称金门港、金牌门。明嘉靖年间置,以备抗倭。在今福建省福州
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愉怡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抚州府东乡县: 东北有 “愉怡街”。
即今西藏萨噶县东南八十里加加竹卡。《清一统志· 西藏》 藏地诸渡: 贾家朱喀渡“在萨噶东南八十里”。藏语 “贾家” 意为灰白色,“朱喀” 意为船渡口。贾家朱喀是后藏重要渡口之一。
西魏置,为武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南。隋开皇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改东恒农郡置,治今河南省内乡县西。为武关郡治。隋初废入菊潭县。
即今天津市东塘沽区,隔河与大沽相对。海道入京津者,皆由此登陆。清光绪 《天津府志》 卷23营田图: 天津县东南有塘沽。
集镇名。在海南省澄迈县东南部。属永发镇。人口1000。为原新吴镇人民政府驻地。因传清初定安县新坡村吴氏先于该圩设店,故名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、甘薯等,畜产牛、猪等。有碾米、机械、修配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