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锦屏山

锦屏山

①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 锦屏山 “红崖绿树,灿若锦屏”。故名。

②在今山西怀仁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1大同府: 锦屏山 “在怀仁县西南二十五里。山旧有瓷窑及铁治”。

③古名朐山。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南。《清一统志 ·海州》: 朐山,“ 《旧志》: 今名锦屏山。下有青龙涧,支流于白璧山之左,至龙口,州城万姓资汲之”。

④在今浙江平阳县西一里。《清一统志 · 温州府》: 锦屏山 “形如屏幛,四时苍翠”。

⑤在今河南宜阳县城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寿安县: “有锦屏山,武后所名。”

⑥又名阆中山、宝鞍山。在今四川阆中市南嘉陵江南岸,与阆中古城对峙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5阆州: 锦屏山 “在阆中之南三里,对郡治。山上有四院: 马脑寺、罗汉院、画锦院、西桥院。至和初,太守荣諲亦筑阆峰亭,以眺望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阆中县: 锦屏山在 “府南三里,嘉陵江南岸。两峰连亘,壁立如屏,四时花木,错杂如屏,与郡治对峙”。

⑦又名赤崖山、大洪山。在今四川屏山县东北。明嘉靖 《马湖府志》 卷 3: 赤崖山在 “东北三里。……一名大洪山”。清乾隆 《屏山县志》 卷1:锦屏山 “在县治北。原名大洪山。突起一阜,状若屏障,高数十刃,周围五十余里”。县因以名。

⑧在今贵州惠水县南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1定番州: 锦屏山在 “ (方番长官司) 司北一里。其相近又有将台、旗峰二山”。

⑨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城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景东府: “锦屏山在府南一里。”

⑩又名屏山。在今陕西延长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延安府 一》: 锦屏山 “在延长县南延水南一里。高耸秀丽,端拱如屏”。

(11)在今甘肃崇信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泾州一》:锦屏山在 “县城据其麓,繁花木,三时绚烂如屏。一名花山”。


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南郊。古称朐山,明代称青龙山。清康熙十三年(1674年)取其状为古海州城“锦丽屏峦”之意改今名。同名主峰(俗称马耳峰)海拔427米。由变质岩构成。山南有锦屏磷矿。主峰南麓的将军崖岩画,系东部沿海地区惟一的桃花涧旧石器晚期遗址,与其东北的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潇湘

    ①湘江的别称。《山海经· 中山经》: “交潇湘之渊。”《水经·湘水注》 引 《湘中记》 曰:“湘川清照五六丈,下见底石如樗蒱矢,五色鲜明,白沙如霜雪,赤崖若朝霞,是纳潇湘之名矣。” 又或专指湘江中游与

  • 升州

    明永乐十二年(1414)属升华府。治所在黎江县(今越南广南——岘港省升平县地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南——岘港省升平、维川、桂山三县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
  • 吉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什邡县。在今四川什邡县西鸭子河西岸民主乡金羊村。②即今安徽东至县东北长江东岸吉阳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东流县:“有香口镇巡检司,后移于吉阳镇。”(1)古镇名。在今安徽省东至县北

  • 白塔峪

   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:白塔峪在“卫西北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会浈水

    即今广东仁化县境之锦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0韶州:会贞水“在仁化县南一百步。源出本县仁化乡,南流二百五十里合贞水,水包洁清,味甘美,多白石。旧传饮之令人寿志意精洁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仁化县:会浈水“

  • 汝州

    ①北周建德六年(577)改南广州置,治所在襄城郡(治今河南襄城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。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②隋大业二年(606)改伊州置,治所在汝原县(今河南汝州市)

  • 湖陂镇

    在今江西瑞金市东北八十里,地近石城县界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芒县

    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二十六里小城子。西汉属沛郡。东汉建武中改为临睢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永城市东北。属沛郡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为侯国。东汉建武中改为临睢县。

  • 望部

    唐南诏的部名,属永昌节度。在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一带。

  • 黄池河

    水阳江下游别名。在今安徽当涂县与宣州市、芜湖县间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7当涂县: 黄池河“在府南六十里,东接固城湖,南至黄池镇,与宣城县分中流为界,西接芜湖县河入于大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