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宁镇

长宁镇

①北宋置,属宁陵县。在今河南宁陵县境。

②金置,属武亭县。即今陕西武功县东北长宁乡。明改置长宁驿。

③亦名长临河。即今安徽肥东县南长临河镇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长宁镇“在城东南五十五里”。


(1)在江西省寻乌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3平方千米。人口 3.2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,人口2.4万。以原县名长宁为名。明万历四年(1576年)起,历为县治。原名石谿堡,1914年设石谿镇。1949年改城关镇,1983年改名长宁镇。1997年文峰乡的上都等14村并入。产稻、蔬菜、寻乌蜜橘等。有轧钢、锰钢、稀土、农机、化工、印刷、罐头、酿酒、食品、粮油加工等厂。206国道、寻信公路在此交会。纪念地有寻乌调查旧址、寻乌县苏维埃政府旧址、古柏烈士纪念碑等。古迹有镇山高阁。(2)在广东省博罗县西部偏南。面积112平方千米。人口3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圩,人口 7700。取意“长久安宁”而名。1949年设长宁乡,1958年设公社,1983年改区,1986年建镇。地处罗浮山东南,有山地、丘陵和平原。农产稻、花生、甘蔗和豆类。并产木炭、木耳及蜂蜜和茶叶。特产“酥醪菜干”、“罗浮山甜茶”著名。有制药、纸箱、饮料、塑料、家具、造纸、爆竹、锯条等厂。324国道经此。罗浮山为风景游览区、革命根据地之一,东江纵队司令部曾设在冲虚观。古迹有冲虚观、酥醪观。(3)在四川省长宁县中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78.9平方千米。人口6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,人口2.1万。因长宁河得名。唐为羁縻长宁州治。南宋嘉定四年(1211年)为安宁县治。1949年为安宁镇,1950年改城关镇,1958年改公社,1982年置长宁镇。1992年中心、安南、农胜、东山四乡并入。产茉莉花、蚕茧、灯草、柑橘、茶叶。有造纸、印刷、机械制造、酿造、酿酒、化工、粮油加工、化肥、食品等厂及小水电。打字纸、桨式木轮机、竹制工艺品著名。镇区沿长宁河两岸分布,呈菱形。为县工业及商贸中心。宜长、江长、兴长等公路经此。长宁河通木船。(4)在陕西省武功县东部。面积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街,人口5140。《武功县志》载:唐初在此置扶风县,俗称东扶风。金代设长宁镇,明、清因之。1949年设长宁乡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97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铸造、棉绒加工、农机修造等厂。有玉米皮编织业。是县东北部农贸集市。西宝公路北线经此。(5)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南部,临北川河。面积92.2平方千米。人口 2.67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宁,人口2250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为长宁县治。清乾隆元年(1736年)设长宁驿,取“长治久安”之意。乾隆三十七年设长宁堡。1935年设长宁乡。1958年为西宁市七一三公社长宁大队,为纪念1958年7月13日朱德副主席视察,故名。1963年划归大通县称长宁公社。1984年改长宁乡。2001年撤销长宁、后子河二乡置镇。产春小麦、油菜籽,是县产粮基地之一。有农机站。宁大铁路和宁张公路经此。古迹有“马家窑文化”、“齐家文化”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杀狐林

    即杀虎林。在今河北栾城县西北十五里乏马铺。《续通典》作杀狐林。

  • 轨州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二年(628)以细封步赖部落置,为羁縻府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阿坝县附近。后地入吐蕃。

  • 介溪

    在今江西分宜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袁州府分宜县:介溪在“县(旧治)北十五里。源出北境之介塘。渟汇清澈,冬夏不竭,溉田千余亩。东南流十余里, 出县东五里耽江桥会秀江”。

  • 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淮滨县东南二十六里期思镇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四年 (前636),“凡、蒋、邢、茅、胙、祭、周公之胤也”。杜注: “蒋,在弋阳期思县。” 后为楚所灭。古国名。西周封国。在今河南省淮滨

  • 黄金洞

    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八十九里黄金洞金矿。宋以后为产金之地。又称黑洞。在湖北省咸丰县城西北十三盘山。洞口高大,分两层,上为干洞,下为水洞。进上洞约百步,有“栈道长数十丈”,河流潺潺玉鸣,石笋石幔千姿百态,璀

  • 商都县

    1918年改商都设治局置,属察哈尔特别区兴和道。治所在原兴和县七台 (今内蒙古商都县)。1928年属察哈尔省。1952年划归河北省。1958年并入张北县。1960年复置,1962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

  • 西固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属巩昌府,十五年隶岷州卫。治所即今甘肃舟曲县。清废为西固城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甘肃省舟曲县。属岷州卫。1913年改置西固县。

  • 通济渠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开凿。为沟通黄、淮二大河的运河。《隋书·炀帝纪》: “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,开通济渠,自西苑引谷、洛水达于河,自板渚引河通于淮。” 西段起自今河南洛阳市西,引谷水和洛水贯洛阳城

  • 屠甸市

    即今浙江桐乡市东南屠甸镇。清光绪 《桐乡县志》 卷1: 屠甸市镇 “旧名石人泾,在千金乡,县东南十八里。相传寂照寺有二石佛,由海中浮至,以是得名。有谓为屠岸贾故里者,说殊不经,然有屠庵及屠家板桥,则地

  • 长岭子

    ①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二十五里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51:“叆河边门长岭子卡路。”即此。②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南敬信镇防川村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相近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1:清光绪十二年(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