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径山
亦作长径山。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长径山在“县东九里。中有长径通往来。《夏瑜记》云,山在城东四里,高数百丈,周二十里。脉自州东巾子山来,山势中断,若蜂腰然。有径路,连民出入必由此。西通怀、贺,北抵锦田,路多石壁悬崖,可徒行,不容车骑。春夏山水暴涨,所过冲薄荡啮,虽岁加葺治,而圯坏不免。天顺初,广右峒蛮越境寇掠,据县为巢,路益崩坏。六年寇平,知县孔镛修复县治,以山当出入通衢,不容秦塞,乃重辟之,凿其阻险,补其倾缺,于是民无攀踬之患云”。
亦作长径山。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连山县:长径山在“县东九里。中有长径通往来。《夏瑜记》云,山在城东四里,高数百丈,周二十里。脉自州东巾子山来,山势中断,若蜂腰然。有径路,连民出入必由此。西通怀、贺,北抵锦田,路多石壁悬崖,可徒行,不容车骑。春夏山水暴涨,所过冲薄荡啮,虽岁加葺治,而圯坏不免。天顺初,广右峒蛮越境寇掠,据县为巢,路益崩坏。六年寇平,知县孔镛修复县治,以山当出入通衢,不容秦塞,乃重辟之,凿其阻险,补其倾缺,于是民无攀踬之患云”。
一作悯忠寺。即今北京市宣武区西法源寺后街之法源寺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宋王曾上契丹事曰:幽州“有闵忠寺,本唐太宗为征辽阵亡将士所造”。
即德荣委员。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治所即今四川得荣县。1913年改为得荣县。
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(450)改潞县置,属上党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黎城县北十里古县。建义元年(528)改属襄垣郡。北周属上党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)属潞州。十八年(598)改黎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十一
①亦称刘场。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南永安镇。民国《中江县志》卷2:刘场“治东南七十里”。又,同书卷3:“刘场俗名牛场。”②清设牛场团。即今贵州福泉县北四十四里牛场镇。1942年设镇。③即今贵州湄潭县西南二十
金大定二十八年 (1188) 置,属安州。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镇。蒙古至元二年(1265) 废为镇。寻复置,仍属安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) 废入安州。古县名。金大定二十八年(1188年)升葛城
北宋元丰四年 (1081) 置,属诚州。当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。
即今甘肃临潭县东北羊沙乡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洮州卫:羊撒关“在卫城北六十里”。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崇庆府置。治所在晋原县 (今四川崇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市、新津县地。二十年 (1283) 改为崇庆州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改崇庆府置,治晋原县(今崇州市)。辖
在今浙江龙泉市城南九十里硫华山下。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。北宋时渐著名,至南宋和元代, 已成为庞大的青瓷窑系。窑场广布于处州,以大窑瓷业最盛,所产青瓷质量最好,俗名“哥窑”、“弟窑”等。1962年在大
明置,在今湖北恩施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三会驿“在卫东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