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雍正三年(1725)置,即今海南省屯昌县治。1948年于此置新民县。1952年改名屯昌县。
在今江西吉安市东南十五里青原山上。始建于唐神龙元年 (705)。初名安稳寺。北宋崇宁四年(1105) 宋徽宗赐额 “净居寺”。唐神龙时始建,在今河南省光山县城西南净居山上。北宋乾兴年间改名梵天寺。苏东
即今山东东阿县东北牛角店镇。据《天齐庙碑》记载,宋朝立村。民间传说,苕瓜打金牛,在此打掉一只角,故名。
隋大业三年(607)改灵州置,治所在回乐县(今宁夏吴忠市北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中卫、同心县及其以北地区。唐武德元年(618)仍改为灵州。开元九年(721)于此置朔方节度使。天宝元年(742)复为灵武郡。
亦作刘阳。东汉建安中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浏阳市东北七十五里官渡。以浏阳水为名。隋省入长沙县。唐景龙二年 (708) 复置,属潭州。治所即今浏阳市。元元贞元年 (1295) 升为浏阳州。明洪武二年
在今山东高密市北。古有夷安潭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一》 谓:“百脉湖在县北十里。盖其故渎也。”
在今湖北鄂州市西樊山、郎亭之间。唐元结游此,孟士源命之曰退谷。元结作 《退谷铭》。
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》:河水“又东,过云中桢陵县南,又东过沙南县北,从县东屈南,过沙陵县西”。郦道元注:“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,缘胡山、历沙南县东
亦作桂源山,又名桂山。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9曲江县: “桂山多菌桂。有越岭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90韶州: 桂山“在曲江县西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韶州府曲江县: 桂原山在
即思峨洞。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。清嘉庆《兴文县志》卷1:仙鹅洞在“县东二十里。一名思峨洞。唐置思峨县本此。洞口狭内阔,石髓凝结,奇形万状。相传仙峨常来此。洞有仙鹅立石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