阜东县
1941年10月苏北革命根据地析阜宁县东部地置,属盐阜区。治东坎镇 (今江苏滨海县境)。以在阜宁县东而得名。1949年1月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旧县名。(1)冀南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阜城、东光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治今景县孙镇,1946年迁阜城县城。1949年仍并入阜城县。(2)盐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江苏省阜宁县东部析置。以地处县东得名。治东坎镇(今滨海县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1941年10月苏北革命根据地析阜宁县东部地置,属盐阜区。治东坎镇 (今江苏滨海县境)。以在阜宁县东而得名。1949年1月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旧县名。(1)冀南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阜城、东光两县析置。以两县首字为名。治今景县孙镇,1946年迁阜城县城。1949年仍并入阜城县。(2)盐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江苏省阜宁县东部析置。以地处县东得名。治东坎镇(今滨海县城)。1949年撤销,并入滨海县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抚州置,治所在临川县(今江西临川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临川市及东乡、金溪、资溪、崇仁、乐安、宜黄等县地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)朱元璋改为临川府。不久又改为抚州府。元至元十四年
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百顺镇。明洪武十年(1377)置巡司于此。在广东省南雄市西部。面积274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百顺圩,人口810。1949年属南雄县七区。1958年设百顺公社,1983
在今江西赣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赣州府赣县:长步水在“府西北四十里。源出黄塘山,流四十里入赣水”。
①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宁晋县西南二十九里。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: 东汉延熹八年 (165),“勃海王悝谋反,降 为廮陶王”。李贤注: “故城在今赵州廮陶县西南。” 即此。晋为巨鹿国治。北魏为巨
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。明属石泉县,置巡司于此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琼州。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南。寻属崖州。龙朔二年 (662) 属万安州。唐末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五年(631年)置,治今海南省万宁市南,属万安州。唐末废。
①汉曰雷陂。在今江苏扬州市北十里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改葬隋炀帝于此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江都县: “东十 一里有雷塘,贞观十八年,长史李袭誉引渠,又筑勾城塘,以溉田八百顷。” 宋以后渐湮废。《方舆
南宋咸淳元年(1265)以度宗潜邸升庆远军置,治所在宜山县(今广西宜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宜州、忻城、河池、南丹、天峨、凤山、东兰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、巴马瑶族自治县及贵州荔波县地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属平海卫。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莆禧。清康熙三年(1664) 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南莆禧。属平海卫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废。
在今福建宁化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: 城门嶂 “在宁化县东北四十里。山势卓立如屏。元季寇乱,乡人避兵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