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城河
又名九龙河。即古博水。源于今河北望都县南,称九龙泉。东流入清苑县南称阳城河,其下游合于清水河。
又名九龙河。即古博水。源于今河北望都县南,称九龙泉。东流入清苑县南称阳城河,其下游合于清水河。
北宋熙宁四年 (1071) 废宜宾县置,属僰道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。宣和元年 (1119) 改置宣化县。
明置,在今宁夏灵武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兴武所: 高桥儿寨 “在所西南。正德初,总制杨一清言: 宁夏花马池、兴武营,直抵高桥三百余里,为寇入边门户,诸部多屯牧其处”。
唐贞观中置,在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西岸。唐 《沙州都督府图经》: “贞观中康国大首领康艳典东来居此城,亦曰典合城。上元二年改为石城镇。”唐贞观中以隋之鄯善镇改名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车尔臣河南
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)废华荣庄和旧衙坪两经历署置华坪县,属永北厅。治所在旧衙坪(即今云南华坪县)。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33年迁治今华坪县东北五十二里华荣庄。1950年复迁
在今福建明溪县东南珩溪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“珩溪在县东南。上源接明溪,中有石,沿渚夹峙里许,水从中出,谓之门槛石。”
即今四川安县东南花荄镇。清嘉庆《安县志》卷11:花街镇在“城东四十里”。唐西昌县设于此。在浙江省永康市西部,西邻武义县。面积74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倪宅,人口 1800。以姓得名。
又名大明山、镆铘山。即今广西武鸣县东北大明山,与马山、上林县接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思恩府:“有大揽江,出城东北大名山,下流俱入于郁江。”《清一统志·思恩府》:大名山“在府东三十里。一名大鸣山,与上林、
在今广西上林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9上林县: “宝水在县西南十五里。有陂堰可溉田。”
唐武德中置,属西平州。治所即今贵州普安县。以盘江得名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盘州。后废。唐武德初置,治今云南省普安县。后地入南诏废。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西部边缘。南距涛静暗沙4.8海里,东北距华夏暗沙6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控拜暗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