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。亦作浯山。一名巨平山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伏琛、晏谟并言:(汶) 水出 (朱虚) 县东南峿山,山在小泰山东者也。”
西汉置,属张掖郡。治所即今甘肃民乐县。北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民乐县。属张掖郡。西晋废,后复置,北魏又废。《晋书·秃发傉檀载记》:傉檀率师伐北凉沮渠蒙逊,“次于氐池,蒙逊婴城固守”,即此。
唐置,在今陕西靖边县西南。西夏升为洪州。《新唐书·张献甫传》: 贞元四年 (788),献甫“请复盐州及洪门、洪原镇屯兵。诏可”。(1)古镇名。唐置,在今陕西省靖边县西南。西夏升为洪州。(2)今镇名。(
南朝陈置,治所在绥越县 (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境。隋废。南朝陈置,治绥越县(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)。属桂州。辖境相当今富川瑶族自治县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
即今浙江萧山市东三十二里航坞山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杭坞者,句践杭也,二百石长、买卒七士人,度之会夷,去县四十里。” 元、明以前,浙江走南大门,此山濒江南岸,历为兵家要地。
即今河北平山县西北桑园口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平山县: 桑园沟口 “在县西北百二十里,北至龙泉关二百二十八里。弘治元年置戍。其南为牛圈沟、神堂岭、石槽沟等口,俱宏治嘉靖间戍守处”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大雁塔东北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神爵三年(前59)春,“起乐游苑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8:乐游原“居京城之最高,四望宽敞。京城之内,俯视指掌。每正月晦日、三月三日、九月九日,京城士女,咸就
即狼牙岭。今河北涞源县西南狼牙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定州: 狼牙口 “在倒马关西南六十里,三关外墙至此与内墙合为一”。《元史· 张柔传》: 戊寅 (1218),“国军出紫荆口,柔所部逆战于狼牙岭,马
即越王山。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越迁山 “一名越王山”。
元大德中改荆南府路为江陵路。治江陵县(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天历二年(1329)又改名为中兴路。元大德中置,治江陵县(今属湖北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枝江市以东,潜江市以西,荆门、当阳二市以南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