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友谅口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陈友谅口“在昌平州西北四十里锥石口南。其西亦接居庸关,其东为雁门口,又东为石城谷水口。有堡,为州境第三道边城”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四》:陈友谅口“在昌平州西北四十里锥石口南。其西亦接居庸关,其东为雁门口,又东为石城谷水口。有堡,为州境第三道边城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置,属陆凉州。治所在蔡村 (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)。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置,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。属陆凉州。明永乐初废。
即阳花场。今四川资阳市东北四十里保和镇。清光绪《资州志》卷3:资阳县“杨化场在县四十里”。
亦作诃罗单或诃罗旦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87引 《元嘉起居注》曰: “阁婆洲呵罗单国王毗沙跋摩遣使奉献。” 据 《宋书·夷蛮列传》 载,公元430—452年 (南朝宋元嘉七年至
北宋置,在今陕西府谷县北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府谷县北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井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“两下岭在县(今城关镇)西三十里,山脊隆起,东西陡削如墙壁。”
①即今河北丰润县西还乡河支流沙流河。《元史·文宗纪》: 致和元年 (1328),上都诸王也先帖木儿、平章秃满迭儿自辽东入,撒敦拒于 “蓟州东流沙河”,即此。②古名汉水、汉川水。即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之流沙
在今广东韶关市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风度楼“在府治南。唐张九龄为相, 明皇重之,每用人,必曰:‘风度得如九龄乎?’郡人因取以名楼”。
在今江苏如皋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如皋县: “曹家堡在县北。又东北有潘庄,皆嘉靖中官军败倭贼处。”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北。战国魏于此置邺县。东汉末为冀州治。建安十八年(213)曹操为魏王定都于此。十六国后赵、冉魏、前燕均建都于此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魏武封于邺,为北宫,宫有文昌殿。……其城东西
亦作四安镇。北宋置,属长兴县。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七十里泗安镇。元亦设官征税。明初改置巡司。清又设守备驻防。在浙江省长兴县西南部,南邻安吉县。面积42.3平方千米。人口2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泗安,人口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