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陷河

陷河

①在今河北滦南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滦州: 陷河 “源出州西南五十里于家泊,汇大小群川至蚕丛口入海”。

②即今山东庆云县南献河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2: “东无棣县北有陷河,阔数里,西通德棣,东至海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3庆云县: 献河 “或谓之陷河。县西北境之水,多汇于此。经海丰县 (今无棣县),引流东注于海”。

③即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之邛海及邛海河。《后汉书·西南夷传》: “邛池,南人以为邛河。” 李贤注引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“四十里与城俱陷为湖,土人谓之为陷河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32越嶲县: 陷河 “在县东南一十里。初,武帝置邛都县,无几陷为汗泽,因名邛河”。

④即今新疆且末县境之车尔臣河。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 ·于阗》 引高居诲 《使于阗记》: “自仲云界西, 始涉��碛, 无水, 掘地得湿沙, 人置之胸以止渴。又西,渡陷河,伐柽置水中乃渡,不然则陷。又西至绀州。”


即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邛海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越嶲县(今西昌市):“陷河,在县东南一十里。初,成帝置邛都县,无几陷为汙泽,因名陷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拉布

    在今四川理塘县南拉波乡。清雍正年间置拉布土百户。

  • 南都

    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

  • 滁口镇

   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南滁口乡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湖南省资兴市南部。面积164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葫芦顶,人口2830。因位于滁水出口处,故名。1956年设滁口乡。1958年属先进公社,1

  • 金山镇

    ①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北金山乡。旧为呼玛县治。民国白眉初 《满洲三省地志》: 呼玛县 “初设治于今县北四十里之地点,民国四年迁移古站,即今治地,乃名旧治地曰金山镇”。②俗名黄金塌。在今安徽青阳县东六十里

  • 乌西

    在今贵州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佳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此。在今贵州省大方县东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等叛。吴三桂率兵由乌西攻安坤于卧这,即

  • 大宁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为大宁都司(次年改名北平行都司)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。永乐元年(1403)徙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镇。为大宁都司(次年

  • 大树垭

   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大树垭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东三十里,驻外委”。

  • 仓松县

    东汉改苍松县置,属武威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南。十六国后凉改名昌松县。

  • 兰嵯山

    在今河南安阳县西。《后汉书·袁尚传》:建安九年(204),曹操攻邺,袁尚救援,为操所败,“尚还走兰口”。注:“相州安阳县界有兰嵯山,与邺相近。盖兰山之口。”

  • 磁湖

    在今湖北黄石市西北。《九域志》 卷6: 大冶县有磁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3兴国军: 磁湖 “在大冶县。东坡谓其湖边之石皆类磁石而多产菖蒲。故后人名曰磁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