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雁门山

雁门山

①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 碣石之山 “又北,水行五百里至于雁门之山, 无草木”。 《水经·㶟水注》: 雁门山 “雁出其门, 在高柳北, 高柳在代中, 其山重峦叠��, 霞举云高,连山隐隐,东出辽塞”。

②一名句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北陵西隃雁门是也。” 郭璞注: “即雁门山也。” 唐于山上置雁门关。

③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7引 《旧志》 谓雁门山 “山势连绵,类北地雁门,故以为名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建康府: 雁门山 “或云有雁门僧居此,故名”。李白 《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》 诗: “绿水向雁门。” 即此。

④在今四川梓潼县南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6隆庆府: 雁门山 “在梓潼县南三十余里,连至兜岗山。东西起两岭,雁从中过,故曰雁门”。


古山名。又名雁门塞。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。相传因其双峰陡绝,雁度其间,故名。《尔雅·释地》:“北陵西逾雁门。”郭璞注:“即雁门山。”又句注山与此山冈陇相接,故亦有雁门山之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团山

   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三十里。明时山下有团山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:大团山在“卫西北三十里。中高四下,固守之,可断北寇出没之道。今团山堡置于此”。

  • 思吉镇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西南思吉村。明设土巡司戍守。

  • 滨江县

    1913年改滨江厅置,属吉林滨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。1932年改置哈尔滨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滨江厅改置,治哈尔滨(今黑龙江哈尔滨市)。1937年撤销,并入哈尔滨市。

  • 计斤

    即介根。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。西周为莒国都。西汉置计斤县。又名计,即介根。周时莒国都城。在今山东省胶州市西南城子村。《世本》:“莒舆期始都计斤,兹丕归莒”;《春秋释例·世族谱》:“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,初

  • 单东革什咱安抚司

    亦名革什咱安抚司。清康熙三十九年 (1700) 置,属雅州府。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革什扎乡。宣统三年 (1911) 改流,属道坞委员。

  • 平台

    ①又名紫光阁。在今北京市中南海西岸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24:“紫光阁在明武宗时为平台,后废台,改为紫光阁。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办公处。②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平台乡。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

  • 祥芝

    即今福建石狮市东祥芝镇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 移祥芝巡司于此。

  • 屏山墟

    又作平山。在今广东番禺市西北屏山村,西与顺德市接界。民国 《番禺县续志》 卷5: 墟市有“屏山墟”。

  • 八答黑商

    即元代之巴达哈伤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之巴达克山。《明史·西域传》:八答黑商“在俺都淮东北。城周十余里。……永乐六年命内官把太、李达赐其酋敕书彩币,并及哈实哈儿、葛忒郎诸部,谕以往来通商之意,皆奉命”。清

  • 㟭山

    即岷山。 今四川岷山。 《荀子·子道》: “江出于㟭山, 其始出也, 其源可以滥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