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布泉
一作雅卜藏驿。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 82疏勒府: 雅卜藏驿“一作雅布泉,有街市,为疏勒三市镇之一”。
一作雅卜藏驿。即今新疆疏勒县南牙甫泉镇。清道光 《新疆识略》 卷 82疏勒府: 雅卜藏驿“一作雅布泉,有街市,为疏勒三市镇之一”。
即今四川平昌县南长垭乡。民国《巴中县志》第一编:东南“长垭场,二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山东沂南县西四里。该地发现汉墓,有画像石四十二块,分七十二幅,内容为攻战、祭祀、宫乐、百戏、奇禽异兽等,弥足珍贵。
①古地区名。泛指黄河以西之地。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、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。汉、唐时指今甘肃、青海两省黄河以西,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。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。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河西曰雝州
①战国秦昭王三年 (前304) 置,为上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。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(217) 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置,为延安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。唐为延
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双桥区治所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大足县:双桥铺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1975年划入重庆市双桥区。
一名杨桥。在今安徽和县北二十里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皓传》 裴注:“干宝《晋纪》曰:吴丞相军师张悌,护军孙震,丹杨太守沈莹帅众三万济江,围城阳都尉张乔于杨荷桥,众才七千,闭栅自守,举白接告降。”《舆地纪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牂柯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文山县境。东汉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文山、砚山、西畴、麻栗坡等县一带,属牂牁郡。东汉废。
①即今广东翁源县西北新江镇北太坪街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翁源县图表:“太平水一名江镇水。源出县东北丫髻山,西南流经太平铺,油溪水自西北来注之。”②即今四川垫江县西南太平镇。清光绪《垫江县志》卷2:太
俗名戴埠、戴步。北宋置,属溧阳县。即今江苏溧阳市南戴埠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镇江府二》: 举善镇 “是为入南山路,丹山中所产,载至镇下舟”。古镇名。宋置,即今江苏省溧阳市东南戴埠镇。旧为溧阳县山货集散地
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修仁县: “修江出西南瑶山界分水坳。”在广东省北部乐昌市、乳源瑶族自治县境。为瑶族聚居地,因名。山体呈南北走向,由变质岩、砂岩、石灰岩等构成。一般海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