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道县
即灵道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
即灵道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阳春县(今广东阳春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阳春市地。隋开皇九年(589)平陈后废。南朝梁置,治阳春县(今广东阳春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阳春市一带。隋开皇时废。
唐贞观元年(627)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。八年(634)改为奉州。
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镇。元于此置东溪巡检司。明嘉靖十一年(1532)移于今赶水镇。(1)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。面积153.7平方千米。人口8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溪,人口1.4万。唐初为丹溪县治所,贞观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北五里。北魏属河北郡。后废。②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改大阳县置,为河北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三门峡水库淹没区。隋属河东郡。唐属陕州,天宝三年 (7
①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。西汉属犍为郡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》 卷3 《蜀志》: 南安县在 “郡东四百里,治青衣江会。……有柑橘官社。汉有盐井。南安、武阳皆出名茶”。南齐以后废。②三国吴分南
即今河北隆化县西北八十里白虎沟蒙古族满族乡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丰宁县有“白虎沟”镇。
在今江苏高邮市北。清嘉庆 《高邮州志》 卷1: 清水潭 “在州治北二十里运河堤旁,地势低洼,当河、淮下流之中,屡筑屡决。康熙三十五年改建石工,始为完固”。镇在清水潭口。
一作观。战国魏邑。后属赵。在今河南清丰县西南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武灵王九年(前317),“齐败我观泽”。即“观”。
春秋卫邑。即今河南濮阳县东北古干城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“出宿于干,饮饯于言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卫国县“有竿城”。即干城之讹。古邑名。春秋卫邑。即今河南省濮阳县东北古干城。《诗经·邶风·泉水》:
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。永乐元年(1403)迁治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