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檀山

青檀山

①在今安徽无为县北五十里。产青檀,故名。亦作檀山。《宋书·鲁爽传》: 北魏豫州刺史跋仆兰 “设伏檀山”,即此。《清一统志 ·庐州府》 作“青檀山”。

②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2峄县: “青檀山在县西十里。山多青檀树,有流泉注氶水。俗名龙凤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坑

    即今广东曲江县西南罗坑。清同治《韶州府志》 卷11曲江县有 “罗坑墟”。

  • 七道泉子

    一名七道营。即今辽宁朝阳市西北七道泉子镇。清光绪重订道光《承德府志》卷7朝阳县西境:“七道营在县治西北十里。”

  • 东平县

    ①唐贞元四年(788)改宿城县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。大和四年(830)改为天平县。②辽太祖以东平寨置,为同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南四十里中固镇。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)改为铜山县。③

  • 普陀山

    ①或作补陀落迦山。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。宋 《宝庆四明志》 卷20昌国县: “普陀洛迦山在东海中,佛书所谓海岸孤绝处也。” 今系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。“普陀洛迦”,梵文意为 “小白

  • 于窴国

    即汉于阗国。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于窴国居西域。”

  • 平利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南部。东汉废。②唐武德元年(618)置,属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老县街东。八年(628)移治今平利县西北老县街。元废。明初复置,属兴安州。清嘉庆七年(1802)徙

  • 景星设治局

    1915年析龙江县置,属黑龙江省龙江道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龙江县南景星镇。1917年改为景星县。又称景星镇设治局。1915年由龙江县景星镇县佐改置,治今黑龙江省龙江县西南景星镇。因镇北有景星山得名。19

  • 王家市镇

    即王家寺镇。今安徽利辛县西北王市。古镇名。又称王市陂。宋置,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。与永宁、椒陂、栎头合称四镇。

  • 彰义站

    一作章义站。元置,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南彰义站乡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 章义故城 “在承德县 (今沈阳市) 西南……七十里,有章义站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车轮洲

    在今湖南湘阴县北,湘江之要隘。《梁书·元帝纪》:承圣二年(553),王僧辩率军讨陆纳,三月“丙子,贼将吴藏等帅兵据车轮,……夏四月丙申,僧辩军次车轮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湘阴县:车轮洲“今洲圮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