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泥
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 建安十七年 (212),“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青泥池 “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。 亦曰木山, 在县东一里”。
在今湖北钟祥市东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 建安十七年 (212),“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”。即此。《寰宇记》 卷144长寿县: 青泥池 “即三国时乐进与关公相拒之所。 亦曰木山, 在县东一里”。
在今北京市内。前海、后海、西海的总称。最初是积水潭的一部分,元代南方运来漕粮直接停泊于此。明初扩建京城,上游淤塞,湖水面缩小,呈三个相连的小水面,即前海、后海、西海,俗称后三海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
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 特思山 “在吴川县西北五十里。《旧经》云: 以峭然特起为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吴川县:特思山在 “县西南 (北) 七十里。山势特兀,为众山最”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,属云南省。十三年 (1735) 降为散厅,属镇沅府。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。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改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为
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十里哲蚌寺内。旧称兜率宫,意为天神宫殿。明嘉靖九年(1530)达赖二世根敦嘉措主持修建。后成为达赖三世索南嘉措、达赖四世云丹嘉措、达赖五世阿旺·罗桑嘉措坐床驻锡之地。崇祯十五年(16
一称甘肃走廊。指今甘肃西北部,祁连山以北、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、乌鞘岭以西地区。因地势较低,形状狭长,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。东西长约1000公里,南北宽约100—200公里。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。多沙碛
西汉置,属沛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东汉更为竹邑侯国。古县名。西汉改竹邑县置,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。属沛郡。东汉复改为竹邑县。
明宣德中置,治所在今山西保德县东关镇东南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,摄山西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9:石步港“在上元县长宁乡,去县四十里”。又引石迈《古迹编》云:“摄山西,花林市之东,有曰石步港,西连竹筱河,北出大江。”宋置石步砦巡司于此,为滨江戍守
元天历二年 (1329) 置银沙罗甸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一百十里上允镇。辖境约当今澜沧江以西、萨尔温江以东,小黑江以南地区。至顺二年(1331) 改银沙罗甸军
①即新农镇。今天津市东南小站镇。清光绪初,李鸿章命淮军于此屯垦置镇,后为袁世凯陆军营地。②即今黑龙江绥棱县治。旧属绥化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1941年绥棱县迁治于此。(1)在黑龙江省鸡东县西北部。面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