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阳县

青阳县

①建置无考。北周属九陇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境。隋开皇初废入九陇县。

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分南陵及秋浦、泾县置,属宣城郡 (后改宣州)。治所即今安徽青阳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8青阳县: 以 “在青山之阳为名”。永泰元年(765) 改属池州。五代南唐改属升州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) 复属池州。元属池州路。明属池州府。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
在安徽省南部。属池州市。面积 1100 平方千米。人口28万。辖11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蓉城镇。三国吴置临城县,治今蓉城镇南,属丹阳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入南陵县地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析南陵、泾县、秋浦三县地置青阳县,以在青山之阳为名,治今蓉城镇,属宣州。永泰二年(766年)改属池州。元属池州路。明、清属池州府。1914年属芜湖道,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南行署区池州专区,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专区。1965年属池州专区,1971年属池州地区。1980年属宣城地区,1983年属芜湖市,1988年复属池州地区。2000年属池州市。地处皖南山地北部。九华山耸峙在西南境,十王峰海拔 1342 米为最高点。南、东、北部为低山丘陵。中部以岗畈相间的河谷盆地为主。青通河及其支流七星河纵横流注在河谷盆地,北至大通镇入江。九华河纵贯西部,北至梅龙入江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以松、杉、竹、槠、桐为主,产桐油、生漆、香菇、木耳。农产有水稻、油菜籽、豆类、苎麻、蚕茧等。产九华毛峰、黄石毛峰等名茶。矿产有铜、硫铁、铅、锌、煤、石、大理石等。有缫丝、麻纺、棉纺、化肥、竹编工艺等厂。318国道、合黄、桥岩等公路干线交会于县境。青通河下游汛期通行小轮。有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及大平山房、柯乔门坊、刘冲石刻、滕子京墓等名胜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泠桥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。周密《武林旧事》卷5:西陵桥“又名西林桥,又名西泠桥”。

  • 流川

    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) 曾移临真县治此。

  • 坤宁殿

    ①北宋东京 (今河南开封市) 宫殿名。此殿在福宁宫后,为皇后居所。②在今北京故宫 “内廷” 最后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 建,嘉靖十四年 (1535) 命名。包括东、西暖阁,为皇后寝宫。崇祯十七年

  • 珞黄山

    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珞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 珞黄山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下有珞黄镇。《巴中记》 谓之东穷峡”。

  • 东道

    唐代我国对尼泊尔的交通路线。唐道宣《释迦方志》卷上:自河州(今甘肃临夏县)西行,经今青海西宁,西南行经西藏自治区,出境后入“尼波罗国”。

  • 华原山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朝邑县:华原山“在县西门外。《志》云,绕城西而北,以绝于河”。

  • 勐 (猛) 朗坝

   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地勐朗镇。清光绪十八年 (1892) 至三十四年 (1908) 为镇边厅治。1954年澜沧拉祜族自治区 (后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) 迁治于此。1959年设勐朗镇。

  • 迈号铺

   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南二十里迈号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文昌县南有迈号铺。

  • 广海寨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南广海镇。明设广海卫。清有主簿驻此。

  • 汝罗守捉城

    唐置,属营州。治所在汝罗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石佛堡镇南王民屯)。辽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