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龙洞

青龙洞

①即归云洞。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崆峒山中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35平凉府: 青龙洞 “在翠屏山上,雨晴云辄归洞中,一名归云洞”。

②在今贵州镇远县城东中和山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。现存建筑为清代所建,由青龙洞、中元洞、紫阳洞、万寿宫、祝圣桥、香炉岩等组成。依山而建,贴壁凌空而立,为贵州省一组最大的建筑群。山南的青龙洞是闻名遐迩的 “黔东第一洞天”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贵州省镇远县城东中和山。下有横跨��水的祝圣桥。中和山绝壁千尺,怪石嶙峋,古树槎丫,三面临江。两道瀑布自山巅下泻,如白蛟斗于峡中。山巅宽平,元代置总管府于此。明嘉靖年间建朝元阁、紫阳书院和考亭祠,久废无存。清代陆续增建之万寿宫、大佛堂、玉皇殿、吕祖殿、老君殿、藏经殿、望星楼、莲花亭、六角亭等处,多置山间隙地。是黔东地区一群蔚为大观的古建筑物。山南的青龙洞,是历史悠久、闻名遐迩的黔东第一洞天。洞内开阔,深2丈许,四壁石乳如林,云垂花簇,飞禽走兽,奇态诡状。支洞曲折幽深,不知洞底。阴风阵阵自洞口回转吹出,冬温而夏凉。洞内明人诗碑有“溪静鸟喧青峰里,月明人度镜函中”之句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彭蠡

    古泽薮名。即今江西鄱阳湖。《尚书· 禹贡》 扬州: “彭蠡既潴”; 导漾 “东汇泽为彭蠡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彭泽: “ 《禹贡》 彭蠡泽在西。” 蔡沈 《书传》 谓 “彭蠡,鄱阳湖也”。近人考

  • 南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北,位于石岛之北七连屿范围内。1935年和1947年公布名称均为南岛。因在中岛东南方,故名。中国渔民向称三峙,因在北、中、南三岛中,排行第三,故名。

  • 朝冠山

    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富川县: 朝冠山 “在县东一里。其相接者曰马鞍山”。

  • 南单台 (臺)

    即鹿台。在今河南淇县治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 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‘武王亲禽帝受辛于南单之台,遂分天之明。’ 南单之台,盖鹿台之异名也。”

  • 七级渠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县南。《新唐书·代宗纪》:大历八年(773),“吐蕃寇灵州,郭子仪败之于七级渠”。《宋史·刘昌祚传》:元丰四年(1081),泾原副都总管刘昌祚从环庆高遵裕西征,薄围灵州, “遵裕围城十八日

  • 安乐溪

    即今川、黔两省境内之赤水河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符县“治安乐水会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符县“治安乐水会,水源南通宁州平夷郡鄨县,北径汉安县界之东,又径符县下,北入江”。

  • 宜州

    ①南朝梁置,治所在夷陵县 (今湖北宜昌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远安等市县地。西魏改为拓州。②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北雍州置,治所在通川郡泥阳县 (今陕西富平县西北)。隋开皇六年(58

  • 仙踪镇

    北宋置,属含山县。即今安徽含山县西北仙踪镇。在安徽省含山县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仙踪,人口1.2万。镇西北有黄山,古名仙踪山,镇以山名。1949年置仙踪镇,1958年改公社

  • 大漠州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三年(658)以葛逻禄炽俟部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新疆福海县境。8世纪前期废。唐显庆二年(657年)以葛逻禄炽俟部置,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额尔齐斯河以南至乌伦古河之间。属北庭都护府。8世纪末

  • 宁武关

    明置,即今山西宁武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崞县:宁武关在“县西北百十里,北接朔州,南通静乐县界,旧为宁文堡,在今关城西一里,景泰元年(1450)创筑今关”。明景泰元年(1450年)筑,在今山西省宁武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