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静宁县

静宁县

①1913年降静宁州置,属甘肃泾原道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②1940年冬晋绥边区由静乐县析置,治杜家村(今山西静乐县东北杜家村镇)。1945年9月撤销,并入静乐县。


(1)旧县名。晋绥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山西省静乐县析置,治杜家村(今静乐县杜家村镇)。1945年撤销,并入静乐县。(2)今县名。在甘肃省东部、葫芦河上游,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。属平凉市。面积2192平方千米。人口46.7万。辖3镇、2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北宋元祐八年(1093年)于今址置陇干县,属德顺军。金属德顺州。元省县入州,改德顺州为静宁州,取“平静安宁”之意命名。1913年降州为静宁县,属泾原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定西专区。1950年属平凉专区。1969年属平凉地区。2002年属平凉市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梁峁丘陵沟壑区。葫芦河纵贯东部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马铃薯、油料作物等。工业以建筑、化工、火柴、地毯、食品、印刷为主。特产静宁烧鸡。312国道及静秦、静庄公路经县境。古迹有庙儿坪马家窑文化遗址,成纪古城,战国秦长城遗址,汉薪寺墓群,明、清文庙建筑群等。界石铺庆胜楼为中国工农红军一、二方面军征途中会师之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峨石山

   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一百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67陆川县: “峨石山以石嵯峨故也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北流县 “扶莱山” 条内: “东南有峨石山,罗水出焉。二水 (与陵水) 俱流入广东化州界。”

  • 长城县

    ①西晋太康三年(282)分乌程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富陂村(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)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“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,筑城狭而长,因以为名。”东晋咸康元年(335)移治箬溪北

  • 锦冈

   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八十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白石江

    在今云南曲靖市北郊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曲靖府:白石江“在府城北八里。本朝洪武十四年,西平侯沐英征云南,闻元司徒平章达里麻拥兵十余万屯曲靖,遂进师至白石江与之大战,擒达里麻,俘甲士二万于此”。《方舆纪要

  • 柘岭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01建州浦城县: 柘岭 “在县东一百六十里。东与处州丽水县分界处”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48建宁府 《山川》: 柘岭 “在浦城县东北雁塘里,以地多柘树得名”。

  • 大峪锥山

    一名铁矿山。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密云县:大峪锥山“在县北。《元史》, 山产铁矿, 至元十三年立四冶。二十五年罢檀州淘金户。明初亦尝开采,后封闭”。

  • 老河

    即今内蒙古赤峰市东老哈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大宁卫:“老河在卫南。《志》云,出会州西北,经兴州南,又经大宁城南里许,复东北流,与黄河(潢水)合。”

  • 黄茆镇

    在今江西安福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安福县: 黄茆镇在 “县南七十里。有巡司,万历三年徙于县西时砻旧址,以防草寇猖獗”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北部。面积111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,70%壮族

  • 邺南城

   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。《魏书·孝静帝纪》 载:东魏天平二年(535)八月,“发众七万六千人营新宫”。《邺中记》:“邺中南城东西六里,南北八里六十步。高欢以北城窄隘,故令仆射高隆之更筑此城。”

  • 白利寺

    在今四川甘孜县城西二十里雅砻江北岸山腰。始建于清代,为藏传佛教寺院。1936年红军到此,成立博巴政府(“博巴”系藏语,意为藏人),该寺活佛格达被选为副主席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格达被选为西南军政委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