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乌山
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3飞乌县:飞乌山“在县西南五十五里”。县以山名。《寰宇记》卷82飞乌县:“大飞乌山高二里,周回二里。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,周回二里。又山在县东,重峦峻削,二山相向,如飞乌之状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飞乌山“在铜山县(旧治在今广福镇)东南十五里。重峦峻峭,绝涧横流,两山相向,形如飞乌”。
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33飞乌县:飞乌山“在县西南五十五里”。县以山名。《寰宇记》卷82飞乌县:“大飞乌山高二里,周回二里。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,周回二里。又山在县东,重峦峻削,二山相向,如飞乌之状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飞乌山“在铜山县(旧治在今广福镇)东南十五里。重峦峻峭,绝涧横流,两山相向,形如飞乌”。
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十里江口镇。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岑彭率大军伐公孙述,进至武阳,“彭所营地名彭亡,闻而恶之,欲徙,会日暮,蜀刺客诈为亡奴降,夜刺杀彭”。即此。
即关内外铁路关外段。从今河北山海关至辽宁沈阳。亦称沈山铁路。
①本春秋时鲁国都。战国秦王政二十三年(前224) 置鲁县,为薛郡治。治所即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二里古城村。汉为鲁国治。西晋至东魏为鲁郡治。北齐为任城郡治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郡,四年 (584) 改
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南白旗寨满族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铁岭县图:东南有白旗寨。民国《铁岭县志》卷2:白旗寨在“城东南一百二十里”。
西魏改北郢州置,治所在安贵县 (今湖北随州市西北)。北周废为溳水郡。
在今湖北公安县西,跨松滋县界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公安县西与松滋县交界处有 “癸巳湖”。
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仙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福州府长乐县“黄崎寨”条:“《志》云,县有仙崎寨、广石寨、东山寨,与黄崎为把截四寨。”
即亦八里城。见刘郁 《北使记》。为西辽属地。在今新疆伊宁市附近。即“亦剌八里”。
1913年改中甸厅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。纳西语“中甸”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,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7年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。旧县名。1913年置,治今云南省香
在今广东从化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从化县: 犁塘水 “在城西。源出县东 (西) 三十里狮子岭,有石磕水流会焉,曲折流五十里,至县西三里之风门岭,合于流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