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饶州

饶州

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以鄱阳郡改名。治所在鄱阳县 (今江西波阳县)。大业初改为鄱阳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为饶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又改为鄱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饶州。唐辖境相当今江西鄱江、信江两流域 (婺源、玉山除外)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升为饶州路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3饶州 《风俗形胜》 下引徐湛 《鄱阳记》: “饶州北有尧山,尝以尧为号,又以地饶衍遂加食为饶。”

②辽太祖时置,属上京道。治所在长乐县 (今内蒙古林西县南一百二十里双井店乡黄土坑村古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林西县南部、克什克腾旗东部、翁牛特旗西北部地。金废。


(1)隋开皇九年(589年)置,以山川蕴物珍奇得名(《太平寰宇记》引《郡国志》);一说以境内物产丰饶得名(《通典》)。治鄱阳县(今属江西)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鄱阳郡。唐武德初复为饶州,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、信江两流域(婺源、玉山两县除外)。天宝元年(742年)复为鄱阳郡,乾元元年(758年)仍为饶州,辖境缩小,仅限今鄱江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区。两宋属江南东路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饶州路。(2)契丹耶律阿保机置,治长乐县(今内蒙古林西县南黄土坑村)。辖境约当今林西县南部地。金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路右翼中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中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巴彦加尔嘎郎北。

  • 台壁

    在今山西黎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九年(394),后燕慕容垂伐西燕,“西燕主永闻之,严兵分道拒守,聚粮台壁”,垂陈于其南,一战破之。在今山西省黎城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九年(394

  • 延津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即今辽宁铁岭市。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市一带。辽降为延津县。唐总章元年(668年)置,治今辽宁省铁岭市境。属安东都护府。至德后废。

  • 慈姥岩

    在今四川青神县南岷江岸中岩山。北宋苏轼 《为老人克华》 诗云: “慈姥岩前自唤渡,青云江畔人争扶。” 南宋范成大 《吴船录》 卷上: 中岩 “凡五里至慈姥岩,岩前即寺也”。

  • 三塘湖

    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北九十里三塘湖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2镇西:三塘湖在“城北二百四十里。水草丰美。东通归化城,北通乌里雅苏台,西通科布多,北路通衢,商贾辐辏”。

  • 古发廷噶珊

    又作古发潭、古法坛、谷发亭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东北黑龙江南岸。原为明古伐替站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黑龙江下游南岸有“古发潭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“古发廷

  • 富村驿

    明置,属南部县。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富驿镇。为陆地通衢,人民繁庶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 置县丞驻此。民国改设县佐。

  • 王屋郡

    北周武成元年(559)置,治所在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置,治王屋县(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济源市一带。天和元年(566年)改西怀州

  • 双穗盐场

    北宋置,属瑞安县。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场桥镇埭上村一带。北宋政和中置。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北双穗场。清置盐课司于此。

  • 牙门山

    峨眉山别称。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。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南安县西百里,有牙门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