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香炉峰

香炉峰

①一名石人峰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部。唐白居易 《庐山草堂记》: “匡庐奇秀甲天下山。山北峰曰香炉峰,峰北寺曰遗爱寺。介峰寺间,其境胜绝,又甲庐山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11江州德化县: 香炉峰 “在庐山西北,其峰尖圆,烟云聚散如博山香炉之状”,故名。

②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南岳镇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55衡州: 香炉峰 “在南岳”。以形似香炉,故名。


(1)在江西省庐山南部。水汽郁结峰顶,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,故名。一说状如香炉得名。北峰下有白居易草堂遗址。附近多瀑布,为庐山胜景之一。唐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诗:“日照香炉生紫烟,遥看瀑布挂前川。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”即此。(2)在陕西省佳县城东北支峰上。三面空绝,一面与城内相通,峰前有巨石矗立如削,石顶平阔,形如香炉,因名。顶端建一观音小楼阁,有3米长的横木作桥,与峰连通,名曰断桥,惊险异常。峰东建有奇傲亭、登亭可俯瞰黄河。峰上建有圣母祠正殿、配房、山门、石牌坊等。夕阳西照下,倒影黄河水中,如传说中的海内蓬瀛,故有“小蓬莱”之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阳戍

    在今湖南耒阳市西南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衡州:“有戎分、洞口、平阳三戍。”平阳戍即此。

  • 水步墟

    一作水步头。即今广东台山市北水步镇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新宁县(今台山市)有“水步头墟”。

  • 邬子口

   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中范成大去岭南,途经此。《骖鸾录》:乾道癸已(1173)“闰(正)月一日,宿邬子口。邬子者,鄱阳湖尾也……(二日)发船邬子,宿范家池”。在今江西省余干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中范成

  • 海渊墟

    即今广西宁明县东海渊镇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宁明县图: 东有海渊墟。民国间置思乐县于此。

  • 荆峡镇山

    在今湖南江永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永明县: 荆峡镇山在 “县南八十里。两山对峙,中通小江,泄桃江、扶灵之水,实邑之关险。宋时设关镇守。熙宁中省,仍置寨兵屯戍”。

  • 僧格宗

    ①在今四川小金县西小金川河北岸新格乡(僧格宗)。《清史稿· 图钦保传》: 乾隆三十七年(1772) 征金川,“师进至僧格宗,图钦保自河西科多渡桥攻河东,至喀咱木笼山梁,抵奢垄,贼奔美诺”。②在今西藏洛

  • 南山陂

    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兴业县: 南山陂在 “县北二里。东北二里又有大陂……灌溉民田,各至数十顷”。

  • 岷冈山

    在今浙江温州市西南潘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: 岷冈山 “在府城西三十五里。峰峦峻拔,潭谷深邃”。

  • 微落山

    即今湖南岳阳市东北道人矶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之右岸有城陵山,山有故城,东接微落山,亦曰晖落矶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一》 谓即道人矶。

  • 大和山

   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北铁牛关(铁关)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邵武府光泽县:大和山在“县西北百二十里,与江西南城县接界。山有铁牛岭,旧置关于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