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头山

马头山

①在今河北丰润县东北四十五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马头山“其山数峰驰骤,最南一峰昂若马首”。

②在今河北万全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右卫:马头山,“《志》云:在洗马林堡西北四里, 山下流泉,盛暑极寒,山之阳有水关洞”。

③在今河北蔚县东四十五里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“《魏土地记》云: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,其侧有钟乳穴。赵襄子既害代王,迎姊,姊代夫人。夫人曰:以弟慢夫,非仁也;以夫怨弟,非义也,磨笄自刺而死。”即此。

④一名马首山。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北四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12吕香县:“马头山,在县南六十里。其山峭㠜,形如马首,因以为名。”

⑤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北三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8真州:马头山“在六合县东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六合县:马头山“山势雄秀,泉石奇胜”。

⑥亦名马转山。在今安徽宿松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宿松县:马头山在“县东八十里。峰岫纡回,岩嶂屈曲,以形似名”。《晋书·桓宣传》:祖约、苏峻作乱,“宣将数千家欲南投寻阳,营于马头山”。即此。

⑦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七十里。《晋书·桓宣传》:“(祖)约还历阳,宣将数千家欲南投寻阳,营于马头山。值祖焕欲袭湓口,陶侃使毛宝救之。焕遣众攻宣,宣使戎求救于宝。宝击焕,破之。”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:马头山“上有桃花、仙人二洞, 山口曰石龙”。

⑧在今安徽六安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六安州:马头山“在州北”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1盛唐县:“晋永和中,谢尚镇马头城,即今县北也。”

⑨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于潜县:马头山在“县(今于潜镇)南四十五里。以形似名。高千二百丈,周四十五里,泉甘土肥,可以树艺”。

⑩在今河南商城县南百五十里。山势高耸,形如马头。《晋书·桓宣传》:谯国内史桓宣以祖约作乱,“将数千家欲南投寻阳,营于马头山”。即此。

(11)在今湖南石门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添平所:马头山“在所(今石门县西北所街)东。所西有马鞭崖,与此对峙”。

(12)在今云南元谋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元谋县:马头山“在县东(按,原文为县南,误)。连亘四十里,地势最高,东望寻甸,南见楚雄,北眺黎溪,西瞻大理,县境之镇山也”。

(13)在今贵州湄潭县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 引《贵州通志》:“山下清泉幽谷,古木阴森,称林壑之胜。”


(1)古山名。(1)在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东。其山数峰驰骤,最南一峰昂若马首,因以得名。(2)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南。山势峻拔,形如马首,因以为名。(3)在今安徽省宿松县东南。东晋咸和二年(327年),谯国内史桓宣率众营于马头山,即此。明正德中置巡检司,为戍守处。(4)又作谷阳山。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南。《水经注》:谷水出崤东马头山谷阳谷,即此。(2)今山名。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南。海拔570米。上可容两千人。四面悬崖,入口关卡,巨石当道犹如天马腾霄。自明代至解放前夕为壮族“避乱圣地”。山上有庞大的古堡,至今依稀可辨。半山有摩崖石刻,记录明末至太平天囯战乱情况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纳孟寺

    亦名郎木寺、纳摩寺。在今甘肃碌曲县东南郎木寺乡。民国谢培筠《川西藏事辑览》第四编:热当坝西四十里有“纳摩寺”。

  • 利丰县

    唐开元十年(722)置,属莫州。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五十里长丰镇。同年改为长丰县。

  • 荆山郡

    北齐改马头郡置,属西楚州。治所在荆山城 (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怀远县地。南朝陈改为马头郡。北周仍为荆山郡,治所在马头县 (今安徽怀远县南二十里马头城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齐改马头郡置,治马

  • 思吉镇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西南思吉村。明设土巡司戍守。

  • 思龙镇

    即思陇镇。今广西宾阳县西南思陇镇。旧属上林县,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向贰县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向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杨古岭

    在今广东乐昌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杨古岭“在乐昌县西北八十里。路通宜章,为入粤要路”。

  • 乌诺尔

    又作乌诺里。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牙克石市东南乌奴耳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呼伦直隶厅有“乌诺尔”车站,为中东铁路车站之一。“乌诺尔”,蒙古语意为“美丽富饶”。

  • 永泰市

   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。北宋于此置永泰镇。②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永太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德兴县:“西南有永泰巡检司,废。”即今江西省德兴市西南永太。元初置酒税务。明初置巡检司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

  • 两涧水

    即今四川汉源县北西门河,为流沙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:两涧水“在所西。《志》云:所东西各有涧,至登高山下合为一。汉源之田,仰此以灌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