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唐驿
在今四川巫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巫山县: 高唐驿“在县治西。水驿也。《舆程记》: 江行自高唐驿而东,九十里至万流驿入湖广归州境,又七十里即巴东县矣”。
在今四川巫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巫山县: 高唐驿“在县治西。水驿也。《舆程记》: 江行自高唐驿而东,九十里至万流驿入湖广归州境,又七十里即巴东县矣”。
亦作林甸。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四十九里临江乡(灵甸镇)。清光绪《海门厅图志》卷9有灵甸镇。
又名白华顶。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普陀山之主峰。海拔291米。清许琰《普陀纪胜》:“白华顶一名菩萨顶,居四山之中,为众峰之杰,高五里余。巅圆而平,约广二十余亩。东望之肃然严整,南望稍攲侧焉。地迥多风
1913年改虎林厅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呢玛河口 (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)。以七虎林河而得名。据穆晔骏 《满语地名翻译中的几个问题》 附: 满语地名表 (载 《地名知识》 1983年第3期)
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南旺湖一带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 “汶水自桃乡四分,当其派别之处,谓之四汶口。其左二水双流,西南至无盐县之郈乡城南……又西南径东平陆县故城北……又西径危山南……又西合为一水,西南入茂都
在今河北故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故城县: 岸堤 “在县 (治今县东北故城镇) 西南,起自(山东) 武城县北二十里之甲马营驿,达于县东十八里四柳树镇,皆筑堤,以防卫河泛滥。高数尺以上”。
岛名。《史记· 秦始皇本纪》: 二十八年(前219),“遣徐市以童男女数千人,入海求仙人”。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 云: “亶洲在东海中,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入海求仙人,止在此洲,共数万家,至今洲上
唐方镇名。开元二十一年 (733) 置岭南五府经略讨击使司,为玄宗时边防十节度经略使之一。开元后治所在广州 (今广东广州市)。直辖广管诸州县,相当今广东大部分地区,兼领桂管、邕管、容管、安南四管之地。
亦作乌克苏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萨腊普耳斯科耶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混同江南岸,东至海滨旧设噶珊有“乌克索米”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被俄割占。
亦作银淋 (林) 镇。北宋置,属溧水县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。《宋史· 赵淮传》: “德祐中(初),戍银树坝,兵败,与其妻俱被执。”
在今河北高阳县西二十里。为三关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 保定府三》: 草桥关,“周显德六年(959) 复三关以控燕蓟,雄曰瓦桥,霸曰益津,高阳曰草桥,俱置重兵”。在今河北省高阳县西。五代晋初地入契丹。周显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