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望堆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十二里少陵原北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1: 高望堆 “《长安图》 曰: 在延兴门南八里”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十二里少陵原北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1: 高望堆 “《长安图》 曰: 在延兴门南八里”。
金兴定二年 (1218) 改绛州置,治所在正平县 (今山西新绛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、曲沃、稷山、翼城、绛县、垣曲、襄汾等县地。元复改绛州。金兴定二年(1218年)改绛州置,治正平县(今山西新绛县)
①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元年 (885)置,治洋州 (今陕西西乡县)。北宋初废。②唐方镇名。天祐二年 (905) 改戎昭军置,治所在均州 (今湖北丹江市西北)。次年废。(1)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启元年
即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(邛崃河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临邛:“仆千水至武阳入江,过郡二,行五百一十里。”
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一百三十里。 《舆地纪胜》卷121郁林州:八将山“在博白县。八峰攒立,因名”。
①即今吉林舒兰市西南朝阳镇。清宣统二年 (1910) 置舒兰县于此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“舒兰县,土名朝阳川。”②即今吉林龙井市西北朝阳川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延吉府: “布尔哈通河……径铜佛
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 置,属连江县。在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。宋置,即今福建省连江县东北北茭。属连江县。南宋淳祐时置武济水军于此,有水军千余人。元置有巡检司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
即今辽宁盖州市熊岳镇西南三十五里李官村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“(复州)北三十五里李官坟,北与盖平县头台子铺接界。”
在今四川金堂县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9:“大渡、韩滩渡均在今治东三十里赵家渡。《旧志》 谓《华阳国志》 汉段翳告大渡津吏即此。 后因有宋韩遗迹,改名韩滩。”
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之间岷江上所设五个渡口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“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:始曰白华津;二曰皂里津;三曰江首津;四曰沙头津,刘璋时召东州民居此,改曰东州头;五曰江南津。入
一作鸭酋寨。即今湖南花垣县南八十七里雅酋乡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鸦酉 “逼近大腊耳山,箐木插天,道路蟠曲,极为幽险,生苗出入其间,与凤凰、松桃两厅接界,南境第一要区。俗称鸦有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