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洞
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巴南区 (鱼洞镇),鱼洞溪注入长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 鱼洞溪 “在江津县东南”。
区片名。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、长江南岸。区人民政府驻此。面积96.7平方千米。人口14.9万。因江岸水下岩洞栖鱼甚多,故名鱼洞。1930年建鱼洞镇,1954年原巴县人民政府迁此。2001年撤镇设街道办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蔬菜、水果、鲜鱼等。有汽车制造、机械、建材、纺织、化工等厂。是区政治、经济中心、粮油集散地。渝黔公路、渝江公路经此,江岸有客、货运码头及轮渡。
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巴南区 (鱼洞镇),鱼洞溪注入长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5重庆府: 鱼洞溪 “在江津县东南”。
区片名。在重庆市巴南区西北部、长江南岸。区人民政府驻此。面积96.7平方千米。人口14.9万。因江岸水下岩洞栖鱼甚多,故名鱼洞。1930年建鱼洞镇,1954年原巴县人民政府迁此。2001年撤镇设街道办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蔬菜、水果、鲜鱼等。有汽车制造、机械、建材、纺织、化工等厂。是区政治、经济中心、粮油集散地。渝黔公路、渝江公路经此,江岸有客、货运码头及轮渡。
在今陕西宁陕县东北江口回族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东江口营“在宁陕厅北二百四十里。嘉庆七年移长安县斗门镇主簿驻此,改隶宁陕厅。嘉庆十九年设都司驻守”。即今陕西省宁陕县东北江口镇。清嘉庆五年(180
1913年改砖坪厅置,属陕西汉中道。治所即今陕西岚皋县。1917年改名岚皋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砖坪厅改置,治今陕西省岚皋县驻地城关镇。1917年更名岚皋县,水边淤地称皋,县居岚河之滨,故名。
在今河南商丘县南。《左传》:哀公二十六年(前469),“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,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”。杜注:“宋都内宫名。”
北宋置,属万寿县。即今安徽界首市。清光绪重修 《安徽通志》 卷42颍州府太和县: 界沟镇“亦名界首集”。在河南省虞城县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界沟,人口2300。古时村南有沟
即今吉林九台市西南放牛沟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5吉林府: 西 “一百八十里放牛沟屯”。
即托漠河城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。《筹边硕画》作“托木河寨”。
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勐董镇。清代属镇边厅,后于此置勐角董土千总。傣语 “勐”为地方,“董” 为集中,意即集中的地方。
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游哈尔和林一带。《元史·定宗纪》:元年(1246)正月,“张柔入觐于和林。秋七月,(贵由)即皇帝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”。
一译金地。梵语意为吉祥胜利。所指地域,有时为缅甸南部,有时为暹罗,有时为马来半岛,有时为苏门答腊。一说为东南亚地区的泛称。惟托勒密和其他古代西方地理学家所称之Gold Khersonese,系指今马来
在今江西宜春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宜春县: 袁山“在县东北五里。昔隐士袁京居于此山,死葬其侧,乃名为袁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8袁州: 袁山“周回二十里”。隋置袁州以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