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作业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鸡头山

鸡头山

①即鸡公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宋安郡乐宁县“有鸡头山”。

②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宋安郡乐宁县有鸡头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32应山县:鸡头山“在县东北九十里。有二山远相向,如鸡头欲斗之状”。

③一名偏角山。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荆门州“内方山”条下:“鸡头山在州北六十里。最高。谚云:鸡头、马仰,去天一丈。鸡头相接者曰大明山, 皆有泉石之胜。或以鸡头山为即《括地志》所云之章山也。”

④俗名小武当山。在今陕西户县东南三十一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《十六国春秋》:“秦苻生欲西上陇山,士卒散尽,遂入鸡头山。”即此。

⑤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北,接礼县界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建武八年(32)春,“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城。嚣出不意,惧更有大兵,乃使王元拒陇坻,行巡守番须口,王孟塞鸡头道”。即此。

⑥在今甘肃成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2上禄县:鸡头山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后汉将来歙从山道袭得略阳,隗嚣出其不意,使将王孟将兵塞鸡头道,即此也”。清光绪《甘肃新通志》卷7:鸡头山“状如鸡头,中有龙洞”。

⑦即崆峒山。今宁夏南部、甘肃东南之六盘山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二十七年,始皇巡陇西、北地,出鸡头山,过回中。”即此。


(1)古山名。又称笄头山、牵屯山、簿洛山。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六盘山。秦始皇二十七年(前220年)出巡陇西、北地,出鸡头山,即此。(2)今山名。又称鸡峰。在甘肃省成县县城西南。主峰曰嵋峈,意为“与峨眉山地脉相近”。周围群山环绕,逶迤起伏。自山底到灵官峡,建筑密集,庙宇鳞次栉比。一条林间小径通往龙洞,洞深达数千米,内塑神像甚多,中间一股清泉,传为“神水”,洞口刻有“桃源仙境”四个楷书大字。上为普贤殿。据现存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《重修普贤殿碑记》记载,山上佛阁道观“创自唐,踵于宋,及明为最盛”,历代屡圮屡兴,至今仍飞栋凌虚,檐牙高挑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泥市

    一名霞凝港。即今湖南望城县东十八里霞凝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长沙府二》 “榔梨市”条下:“下泥市在(长沙)县西四十里。”

  • 香桥湖

    在今湖北远安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远安县: 香桥湖在 “县西六十里。百井山水所汇也”。

  • 钱仓寨

    清改钱仓千户所建,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北三十四里钱仓村。

  • 太原镇

    一名三关镇。明九边之一。治所在偏头关(今山西偏关县西北)。后移治宁武关(今山西宁武县),分守今山西北部内长城沿线地区。又称三关镇。明九边之一。治偏头(今山西偏关县东北),后移治宁武(今县)。防区约相当

  • 乌思

    元、明对今西藏前藏地区的译称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》 载:元宣政院依西藏地理建制,分为乌思、藏、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。明沿元制,分为乌思、藏及俄力思。乌思即前藏,约当今拉萨辖区、山南地区、那曲地区南部及林芝

  • 文家港镇

    亦作闻家港。即今江西进贤县西南文港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2:临川县北有闻家港。

  • 甸头

   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。明蒙化府于此置甸头巡司。清废。在今云南省保山市北、永平县西南。明置巡检司于此。属永昌府。清废。

  • 仙滩场

    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北六十里仙市镇。民国《富顺县志》卷3:仙滩“北距县六十里。水陆交通,橹船云集,亦荣溪上下之一繁聚”。

  • 河道总督

    明永乐九年 (1411) 遣尚书治河,自后常遣侍郎、都御史总督专治河道,非常设治河之官。成化七年 (1471) 始称总督河道,总理河道。正德四年 (1509) 设都御史提督,驻所在济宁州 (今山东济宁

  • 盘石县

    亦作磐石县。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置,属资中郡。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。以盘石山为名。《周书·陆腾传》: 保定二年 (562),“资中盘石民反,杀郡守,据险自守,州郡不能制”。即此。隋开皇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