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鸣峡
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龟龙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东至黎乡,历鸡鸣峡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0涪州:“鸡鸣硖山在县西十五里。先主时,涪陵人反,蜀将邓芝讨焉,至鸡鸣硖。”
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龟龙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东至黎乡,历鸡鸣峡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0涪州:“鸡鸣硖山在县西十五里。先主时,涪陵人反,蜀将邓芝讨焉,至鸡鸣硖。”
一作涸河镇。北宋置,属高唐县。即今山东高唐县东北固河镇。即今山东省高唐县东北涸河。北宋属博州。金因之。后废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于故猛陵县置,属藤州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西北五十里人和镇孟陵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梧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废入苍梧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改猛陵县置,治今
在今内蒙古武川县东南。《辽史·天祚皇帝纪》: 保大四年 (1124),“上遂率诸军出夹山,下渔阳岭,取天德、东胜、宁边、云内等州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吴公坝。辽保大四年(1124年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 载: 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搽里八万户。《汉藏史集》 (藏文版) 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搽里八 (蔡巴) 为乌思地区 (前藏) 六
在今陕西商州市西九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商州》: 黑龙峪 “出蓝田小路”。
清置,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南三台河沿岸,设千总于此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直隶张家口厅有“乌里雅苏台镇”。
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尸乡沟一带。《尚书·序》:“汤始居亳,从先王居。”《史记·殷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河南偃师为西亳,帝喾及汤所都,盘庚亦徙都之。”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现商代早期都城遗址于此。又作
即马西支线。由今河北邯郸市南马头至西佐(即峰峰)。
旧名大冢峡。一曰香炉峡。在今广东英德县西南五十里。上有峡山庙,祀虞夫人。北宋嘉祐间转运使荣諲尝构栈阁七十间,由峡直下清远。张俞有《峡山栈道记》刻石。
元元贞元年(1295)升太和县置,属吉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泰和县。明洪武初复降为县,改名泰和县。元元贞元年(1295年)升太和县置,治今江西省泰和县。属吉安路。辖今江西省泰和县地。明初降为县,并改名泰和